工業化程度,後面“初步工業化”標準與此同理。
注2:以中國當時的人口總量,將全世界的經濟總量全都集中到中國,才能勉強讓中國達到發達國家的標準,何況現實中無論如何也只可能主要靠中國自己的力量來發展經濟?事實上,考慮到當時中國不足30%的識字率(因為民國時期缺乏可靠的統一資料,因此對於平均識字率到底是多少一直都沒有定論,30%是最高的一種說法,但更多的說法中識字率卻都只有15%,甚至不到10%,也即是說全國有初小文化的總人數不到1億人,而小學讀完了、或者有同等學力的也就幾千萬,這一比例甚至不如清末。),光是普及教育就需要一代人的時間,因為第一代人只來得及將教師的缺額補足,由此來推算的話,哪怕中國可以一直無限量地免費獲得同時期最先進的科學技術與機器裝置,中國也至少需要兩代人、也即是3040年時間的努力才能成為發達國家,何況現實要比這個殘酷得多,世界先進水平的科技與裝置花錢也買不到不說,次一等的也需要花高價,更重要的是,別國也在不斷進步,而我們卻需要在後面苦苦追趕,因此這一過程自然就更漫長了。此外,人口太多還意味著中國在成為發達國家之前,必須先成為世界第一強國,而老霸主很顯然不可能拱手讓出這一寶座,這無疑由進一步增大了中國復興的難度
忍不住吐槽一下,歷史上因為老蔣逃到臺灣,帶走了大量知識分子和識字的**官兵及其親友,總數不下400萬人,再加上當時識字率本就遠遠高於大陸(由於rì本人打下的基礎,臺灣當時已經基本普及了小學教育。)的臺灣省,新中國等於是平白丟了幾百萬質量較高的識字人口,以至於建國初期甚至找不到足夠的小學教師,結果光是普及教育就花了兩代人的時間
與之相比,臺灣卻可以直接跳過普及教育這一難關,再加上老蔣帶到臺灣的大量金銀外匯(其實這筆錢數額雖大,但大都被老蔣用作軍費在幾年內很快花光,臺灣經濟起飛主要還是靠美國的援助。)以及數額驚人的美援(美國援助歐洲的馬歇爾計劃如果具體分到各個國家,數額都比不上臺灣所得。),更加關鍵的是臺灣並不像大陸那樣在先進科技和裝置方面長期受到西方的封鎖,有了這樣好的條件,早在1945時人均收入就已經超出大陸平均水平3倍的臺灣經濟發展不起來才是怪事。事實上即使是人均,大陸與臺灣的差距現在也已經較當初縮小了很多,因此拿臺灣所謂的經濟成就來擠兌從“一窮二白”走出來的新中國,其實反而是在打灣灣的臉(未完待續。)
第三百七十八章 合作的前提(上)
PS:感謝書友“za”投出的月票,繼續求推薦票^_^
胡衛東深知中國科技與工業基礎的薄弱,所以在主要依靠自力更生的同時,也盡一切可能地爭取從先進國家引進科技、裝置乃至於人才。可是有了蘇聯利用1929年大蕭條而迅速完成工業化的先例之後,如今的列強對於科技與裝置、尤其是那些具有戰略意義的軍工和相關領域的科技裝置看得很緊,甚至要超過後世冷戰結束後的“巴統”,而高階科技人才當中願意來到貧窮混亂的中國的就更是少之又少,即便願來,引進的成本也高得嚇人,這些都令胡衛東“請進來”的計劃困難重重。 。 。
即便胡衛東靠著穿越者的先知先覺,抓住1937年經濟危機的機會,從西方引進了一些目前還未受到重視的新興科技和相關裝置,甚至還挖來了包括科學怪傑特斯拉在內的一批當時由於不受重視或者別的原因而處境不佳的一流乃至超一流科技專家,卻依然不足以建立一個完整的軍工體系,至於更加宏大的工業體系就更是痴心妄想了。
好在胡衛東又利用穿越者的優勢,以一些超時代的科技成果從蘇聯和德國交換到了不少技術和裝置,其中蘇聯更是出於政治和經濟上的考慮提供了鉅額的貸款,並對邊區的很多重大工業與建設專案提供了包括技工和專家在內的大力支援,赤sè黨也終於初步完成了最基本的陸上軍工體系,而民用工業也隨之受益,再加上老福特等西方資本家大膽地來到邊區投資,發展得也不算慢。 。 。
但是胡衛東對此並不滿意,一來此時的蘇聯還不是後來的超級大國,工業僅有量而沒有質。而且還不願拿出最好的技術和裝置來,若非現在中國首先需要解決“有無”問題,胡衛東根本就看不上眼;二來蘇聯的所謂“援助”都是胡衛東拿超時代的科技、特別是軍工科技換來的。因此蘇聯從中獲得的好處其實甚至比中國還大,其國力、尤其是軍力都將因此大幅增強,考慮到中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