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每分鐘最多25發的恐怖shè速,而rì本的高shè炮這方面卻一直是弱項,因為高shè炮shè速越快、炮管壽命就越短,資源匱乏而又一貫節儉持家的鬼子當然不捨得。可歷史上面對美國人地毯式的轟炸,最後他們卻不得不以高shè炮的數量來彌補shè速的不足(三門rì本高shè炮的火力密度才相當於一門德國同口徑高shè炮),消耗的資源反而更大,類似的蠢事鬼子在二戰期間還幹了許多。。。。。。
這個老毛病在兩款新式高shè炮身上依然沒能改掉,但胡衛東卻沒有因此對這些高shè炮不屑一顧,這一方面是因為他有近炸引信和剛剛研製成功的炮瞄雷達,能夠大幅度提高命中率,在很大程度上彌補shè速的不足,同時還有領先於世界的優秀小口徑近防高shè炮相配合;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中原邊區到現在也沒有設計生產大口徑高shè炮的能力,繳獲得來的自然也是壞掉一門就少一門,因此相對耐用的rì式高shè炮反而更符合十五軍的需要。。。。。。
由於兩款高shè炮定型的時候。“榛名號”正好在船廠接受第二次大幅度改裝,與歷史上此時的“榛名號”戰列艦相比,現在的“榛名號”上不但高shè炮的型號變了,數量也大大增加,8門98式120mm高shè炮、16門98式75mm高shè炮,比原來的那8門xìng能低劣的127mm高shè炮強了太多。防空能力即使說是暴增十倍也不為過。
除了這些大口徑高shè炮,“榛名號”上的小口徑高shè炮也在原來的10座雙聯裝九六式25mm高shè炮之外又新加了4座三聯裝25mm高shè炮,但是胡衛東看到後卻不禁微微蹙眉。rì本海軍的九六式25mm高shè炮是二戰期間評價最差的小口徑高shè炮之一,而其三聯裝的改型則更加是不折不扣的垃圾,因為三根炮管中間的那根發shè期間裝彈困難。兩邊的炮管距離又太遠,加之裝填手配備不足,難以同時裝填,實際在第1次齊shè後,就只剩相當於單裝的發shè火力,三聯裝的高shè炮作戰效果和單裝的相差無幾,還能有比它更垃圾的嗎?
而且“榛名號”戰列艦火力的增強是以載重增加為代價的,這勢必會影響它的航速與航程,須知歷史上金剛級戰列艦主要就是靠這兩大優勢混飯吃的,因此胡衛東對該艦的這次改裝多少有些疑慮。但詢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