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2部分

實質性破壞的兩艘軍艦擺脫了日軍偵察機的追蹤進一步南下,這下日軍想要恢復南洋航路的通暢,就非得派艦隊不可。但令胡衛東驚訝的是,日本當局在這個時候竟然派人來解放區求和了,或許他們也終於意識到侵華戰爭註定會以可恥的失敗來收場了吧?

可是,雖然日本當局已經意識到東北難保,但他們依然希望可以繼續保有旅大“關東州”,並在東北、至少是南滿地區享受日俄戰爭之後、九一八事變之前的特權;而赤色黨方面卻要求日本完全退出中國的國土,並歸還侵佔多年的臺灣、澎湖與釣魚島等周邊島嶼(這個是胡衛東特別要求加進去的,當時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有這個島。。。。。。),只同意在朝鮮獨立、戰犯的名單和戰爭賠款這三個問題上作出一定程度的讓步。雙方分歧如此嚴重,談判無疑是沒法進行下去了,對此談判雙方都早已有了心理準備,倒是希望中日兩國恢復和平而令本國受益的美國和德國要更加失望一些。

其中美國是希望以此避免赤色中國徹底打敗日本、從而獲得日本的工業與科技力量變得更加強大,同時以調停之功逼迫日本當局向美國出讓更多的權益,特別是那些美國很感興趣的太平洋島嶼。。。。。。

而德國則是希望可以重新腳踩兩隻船,畢竟中國對於蘇聯的牽制作用固然巨大,但日本的強大海軍同樣令德國人難以放棄,雖然因為技術與經濟合作的關係,德國目前選擇了偏向中國一方,但合作終究有結束的一天,德國人這種微妙的態度從其不顧中國方面的反對,堅持與日本進行艦載機技術方面的合作,就可見一斑了。

不過就連胡衛東也不得不承認,沒有日本人的幫助,毫無基礎的德國海軍很難在歐戰爆發之前將陸基的斯圖卡俯衝轟炸機改成效能合格的艦載型,但是日本海軍獲得了能夠掛載1。8噸航空炸彈、載彈量大得完全不似俯衝轟炸機的斯圖卡(日本海軍希望藉此解決巴士海峽之戰中海航轟炸機部隊暴露出來的種種問題)之後,無疑將對中國海軍本就不多的水面艦艇構成致命威脅。。。。。。(未完待續。。)

第四百六十二章 火力支援艦

ps: 感謝書友“看海開心胸”的打賞,順便求下推薦票^_^

不管如何,既然談判不成,那就只有接著打了,事實上雙方也都不是省油的燈,鬼子提出和談本來就有緩兵之計的意思,而已經蟄伏了一段時間的中原野戰軍也乘此機會進入了臨戰狀態。。。。。。

如果從傳統的路線前往東北戰場,所需的時間必定很長,而且還會加大東北戰場本就十分沉重的後勤壓力,因此胡衛東的想法是走海路直接在旅大附近登陸,與華野形成南北夾擊。從常理來看,胡衛東的這一計劃完全不符合戰爭規律,制海權掌握在對方手裡,制空權方面也不佔優勢,居然想要跨海登陸,那不是找死嗎?但是胡衛東卻敏銳地意識到了一個對於己方極為有利的客觀條件,那就是渤海海峽實在是太狹窄了,最窄的地方僅有106公里,而且渤海海峽中還散佈著不少島嶼; 各相鄰島嶼間距離1。4~10。7千米,這正在陸軍火炮的射程之內。如果日本海軍的那些主力艦還在旅大,胡衛東還不敢冒險,但是既然它們已被調走,胡衛東自然要試上一試,而且為了這次出人意料的登陸作戰,胡衛東和他直接領導下的軍工部門還準備了不少特殊的武器裝備。。。。。。

登陸作戰中火力支援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沒有足夠猛烈的火力壓制住敵人的反擊,一開始人數還不算多的搶灘部隊幾乎肯定會被兵力佔據絕對優勢的守軍趕下海。可是中國海軍僅有的兩艘大艦卻都已經派了出去。光靠剩下的幾艘驅逐艦和從美國買來的輕巡,根本不足以提供足夠的對岸火力支援,因此胡衛東很自然地想到了讓陸軍火炮上島,但只要一動手,就必然會引起鬼子注意,而遭到日軍艦艇和飛機的攻擊阻撓,甚至鬼子還會派兵搶佔那些之前沒有佔領的小島,到那時就得與其逐島爭奪,進攻的突然性沒了,而且奪島行動完全暴露在鬼子海軍和航空部隊的優勢火力之下。損失必定極大。這可不是“只佔便宜不吃虧”的胡衛東的一貫作風。。。。。。

為此胡衛東很自然地想起了後世“火力支援艦”的概念,其實類似的軍艦早就有了,那就是所謂的淺水重炮艦。可是胡衛東卻並沒有選擇這一較為傳統的方案,雖然淺水重炮艦與同等火力的主力艦種(最大的淺水重炮艦火力與戰列艦相當)相比無論是造價還是建造時間都要少得多。但對於造船工業基礎薄弱的中國來說依然是個不小的負擔。何況現在中國有限的造艦產能還幾乎全被與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