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世界級的大型鋼鐵廠。因為使用的是先進的氧氣頂吹轉爐鍊鋼技術,鐵水出爐後直接進入轉爐煉成鋼水,蘭州第二鋼鐵廠因此實現了鍊鐵鍊鋼一條龍生產。也正由於這樣,這座“蘭州第二鋼鐵廠”雖然投資金額略小於歷史上蘇聯第二個五年計劃中建設的馬格尼託哥爾斯克鋼鐵廠,但設計生產能力卻比它高了整整一倍,完工後每年可以生產300多萬噸粗鋼,這個數字相當於1937年中國內地(不算rì軍佔據的東三省)鋼鐵產量的三十多倍,而建廠速度卻比歷史上的馬格尼託哥爾斯克鋼鐵廠快得多,預計最多隻需要五年時間就可以全部完工,而出鋼則還要早上很多。。。。。。
此外福特也沒忘了他的老本行,可是由於西北邊區開發時間太短,道路建設才剛剛起步,就算生產出大量汽車,也沒地方開去,因此老福特只得改變原定計劃,不搞汽車廠了,而是在蘭州建了一個腳踏車廠,建成後每年可以生產腳踏車一百萬輛以上,用不了多久,地廣人稀的西北地區家家都能用上了。。。。。。
而且西北邊區現在的急需的拖拉機和農業機械,老福特也沒疏漏,福特公司將在烏魯木齊建立一個年產包括3萬多輛大型拖拉機在內的大量農業機械的大型農業機械廠,這對於適合發展機械化農業卻缺乏硬體條件的xīn jiāng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而胡衛東更在意的,則是大型拖拉機的生產線需要時完全可以改成坦克生產線,這對中**隊的機械化、現代化,有著極大的現實意義。
更難得的是,老福特採取的是合資方式,由福特公司出機器裝置(相應的各項技術邊區基本都已經有了,只是因為工業基礎薄弱,難以迅速擴大產能。)與部分管理和技術人才,而邊區zhèng fǔ則負責提供場地、廠房、人力以及一切目前有能力提供的資源進行合資,要不然即使以福特公司的財力,想要投資這麼多大專案,恐怕也力有不逮吧?除非老福特准備將公司重點轉到中國來,但事實並非如此,他這趟環球旅行期間,在德國與蘇聯的投資額都更在西北邊區之上。。。。。。
這下胡衛東就不禁有些驚訝了,福特公司雖然實力強大,但因為是工業集團的緣故,現金流一向不太充足,而老福特與猶太財團的關係又素來不好,他怎麼突然有這麼多錢拿來到外國瘋狂投資了呢?好在老福特也無心隱瞞,不等胡衛東發問,就主動娓娓道來,胡衛東聽後不由為自己當初冒險將毛澤民派到中福國際掌舵而深感慶幸。。。。。。(歡迎您來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二百六十九章 商業天才
原來,毛澤民早在當初談判的時候,就以其傑出的的商業才能得到了老福特的尊重,有了第一大股東的支援,再次來到美國的毛澤民理所當然地成為了中福股份的總經理。其後他一方面充分發掘了胡衛東當初作為技術入股的那些專利的潛在價值,其中光是鹼xìng電池與圓珠筆,累計利潤就已經超過了一億美元,而新產品尼龍絲襪雖然才剛剛投放市場,卻已經顯示出了遠比它們更好的“錢景”;另一方面則以這些rì進鬥金的實業為抵押,向銀行大量舉債,從而獲得了數額驚人的寶貴現金,毛澤民再以此為基礎,積極運用當初胡衛東教給他的一些後世資本運營方法,使得中福股份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規模就已經擠進了世界百強之列,預計1938年的營業額可以突破20億美元大關。
“這也太誇張了!”,胡衛東有些難以置信地叫道,他當初環球大采購期間就已經明白如今的美元購買力有多麼強大,不到兩年時間就能發展到20多億美元的營業額,這也太驚人了,須知1937年rì本全國的工業總產值也只有60億,而中國更是不過15億美元(因為中原邊區的工業化,這個數值比歷史上略高一些。)而已,果然讓毛澤民去美國是對的,那兒無論是工業基礎還是市場規模都比東亞大得多,企業發展所能達到的上限自然也同樣大得多。而暫時抱一抱福特公司這棵大樹,則是更加明智的決定。中福股份發展如此迅速,肯定會令很多人眼紅,如果沒有福特公司在身後罩著,毛澤民再有商業才能,既沒有背景、同時還是外國資本、而且所在國還是一個身陷亡國之危的弱國,怎麼也免不了被人宰割的命運,運氣好的話。或許還只是剪點羊毛、運氣不好連骨頭都會被人家吞下去
“毛真是一個商業天才!”,老福特話語間對毛澤民讚不絕口,還跟胡衛東說了幾個例子。首先是中福股份在德國和奧地利先後勘探出了1億5千多萬噸的可採石油儲量之後。他並沒有老老實實地採油賺錢,而是將這些中小油田折價1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