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4部分

書卷,但見封面上兩行字,乃是隸體,第一行道:“巴氏傳世之寶”;第二行道:“巴氏三十六忍”。蘇公、東方雨驚詫不已,翻視之,但見其序:“予五歲讀詩書,十九歲連科及第,二十一歲掛印罷官,二十二歲經商,期間屢受人辱,或貧或富、或安或危、或得或失。一日讀《書》,思前人言‘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方大徹大悟,萬事逆來順受,不與物競,其樂融融,至五十歲退隱於此。八十九歲起筆作《巴氏三十六忍》,一十九年乃成。今子孫六世,凡共一百一十二人。但凡一人、一家、一宗族、一國家,福與禍、興與衰、和與鬥、亡與存,皆在於忍與不忍。能忍恥者安,能忍辱者存。嗚呼!世間能忍者少,不忍者多矣。家業財物,皆害後人,唯此一卷,乃傳世之寶,後人享用無窮。鹹平二年良月吉旦湖州巴有容敘。”

翻看三十六忍正文,每忍皆事為之句,又有故事與按語。但見三十六忍為:父子之忍第一、婆媳之忍第二、兄弟之忍第三、夫婦之忍第四、姊妹之忍第五、妯娌之忍第六、姬妾之忍第七、多言之忍第八、貪財之忍第九、好色之忍第十、貪杯之忍第十一、忿怒之忍第十二、貧賤之忍第十三、富貴之忍第十四、忠孝之忍第十五、仁義之忍第十六、受寵之忍第十七、受辱之忍第十八、讒言之忍第十九、乞借之忍第二十、借與之忍第二十一、居家之忍第二十二、待客之忍第二十三、鄰里之忍第二十四、讀書之忍第二十五、交友之忍第二十六、牟利之忍第二十七、失利之忍第二十八、病喪之忍第二十九、孕生之忍第三十、小人之忍第三十一、君子之忍第三十二、不平之忍第三十三、不滿之忍第三十四、嫉恨之忍第三十五、驕矜之忍第三十六。

嚴微看罷,奇道:“家師曾言巴氏七世同居之事,我只道是民間傳言,不足為信,不想竟確有其事,嗚呼!”東方雨嘆道:“可惜不曾聞得巴氏八世!”嚴微嘆道:“盛極必衰,持強必弱,此天下之勢也。”東方清琪不屑道:“樹大分叉,人大分家,乃是自然之理。甚麼七世八世同居,有悖常理,到頭來豈非還是作鳥獸散?”蘇公感慨萬千,不由思索起仕途前程來,暗忖道:吾自視才高學富,傲視天下,不想當今聖上信讒,朝中小人嫉恨,故而屢遭貶謫,心中隱隱不平。今見《巴氏三十六忍》,醍醐灌頂,人生藥石,唯一忍也。”

《巴氏三十六忍》一書,本歸蘇公收藏,視為奇書,後因“烏臺詩案”而流失民間。幾經週轉,此書流落到一個名叫鄭綺的書生手中,這書生本是忠厚仁義之人,自書中悟出“孝義”真諦來,以之教誨子孫,一家和睦竟至“九世同居”!明太祖朱元璋聞知此事,大為感動。明洪武十八年六月二十三日,朱元璋召見鄭氏家長鄭濂,任命鄭氏子孫官職,並敕封鄭府為“江南第一家”。今浙江浦江尚遺有鄭氏宗祠古宅,系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宋蘇公案之百年古宅》:

據古籍記載,唐代有張公藝一家,九世同住在一起,唐高宗聞知此事,親自到他家中,詢問他居家之道,張公藝取筆寫了一個“忍”字回答皇帝,“天子流涕,遂賜縑帛”。歷史上是否真有其事,難以考證,但浙江浦江鄭義門是有據可查的。中國“忍”故事甚多,譬如勾踐臥薪嚐膽、韓信受胯下之辱、張良忍辱取履等等。“忍”作為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個重要範疇,至今依然在我們中國人(或東方人)身上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只可惜“世間能忍者少,不忍者多矣”。第八卷《福壽之門》 第一章 庸醫難逃

“析塵妙質本來空,更積微陽一線功。照夜一燈長耿耿,閉門千息自濛濛。養成丹灶無煙火,點盡人間有暈銅。寄語山神停伎倆,不聞不見我何窮。”此詩乃是蘇軾因夢中與人論神仙道術而作。

那湖州地境有一座名山,喚作莫干山。相傳春秋末年,鑄劍大師干將、莫邪曾在此鑄劍,劍鑄成便被吳王所殺,後人以其名取山名。山上有塔,始建於五代後晉天福二年,立於山巔塔頂,可遠眺茫茫太湖;莫干山蔭谷中有一池,池水清澈,飛瀑懸空瀉下,景色秀麗。此池便是干將、莫邪磨劍處。後人至此,無不嗟嘆憑弔。

話說那莫干山西北三十里有一小鎮,一條河道自西而來,貫穿小鎮,往東北去,鎮北五里又有一河,二河匯合,奔湖州入太湖。二河交匯之處,有一船埠,兩河三岸邊有渡船往來。那河岸上有一舍,高挑旗幌,幌上有一斗大的“茶”字,但見那茶舍裡擺三四張桌,坐著四五個茶客,悠然自得,品茶論事。憑欄眺望,但見渡船、漁船、客船、貨船,順流逆流,來來往往,好一派江南水鄉勝景。那河邊有候船者四五人,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