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紋鏡反而對前太子迦嵐愧疚起來,更見這孩子眉清目秀神情舉止象極了自己,哪裡還忍心處罰她,左思右想也是因為自己過於冷淡這嫡女才造成今日動盪。於是下令加其王爵,遷居邊關四鎮之一的鶴舞,準在封地立正親王旌旗,但要其立下重誓,不奉聖旨世世代代不得離開封地一步。至於鳳林就沒有這麼幸運,朝中上上下下,包括幾個親王都堅持這孩子不祥,若非有不祥之兆,皇帝豈能在有三女的情形下復立男子,愛紋鏡經那一場變亂也心灰意冷,削其爵位幽禁深宮。
此後八年,愛紋鏡虛懸正宮也不冊立太子,空叫一日日長大的皇子勾心鬥角,名門貴族交相爭寵,直到蘇檯曆兩百二十年,皇帝重病,藥石罔效之時才召集皇子及重臣,外臣由大宰率領,內官以後宮女官長為首,黑壓壓跪滿了寢宮前那片空地。大宰宣讀詔書冊立皇六子十二歲的蘇臺。偌娜為太子,以皇次子蘇臺。花子夜為正親王。
十二歲少年天子與二十二歲青年親王的組合雖然稱不上多麼出人意料,可也沒有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希望的那樣糟糕。王朝並沒有崩潰,就連莫名其標被剝奪正親王位,最有理由起來發難的皇長女蘇臺清楊好像也對先帝決定表示認命。在皇帝登基大典後就乖乖地按照慣例來到位於扶風周邊的領地永州郡。
四年光陰。蘇檯曆兩百二十四年,與安靖國已經五年未發生戰爭的北辰突起發難,一夜之間攻破邊關北關凜霜郡,一月之內連下五郡四十七城,王都岌岌可危。與此同時,西面扶風郡,東面鳴鳳郡先後受敵,偌大一個王國居然無兵可調,眼看王都將亡之時蘇臺王朝大宰兵行險著,請皇帝下詔調鶴舞郡前皇太子蘇臺。迦嵐入京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