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9部分

何大昌說完,頭也不回地鑽出灌木叢,向石拱橋大踏步而去。

副排長林國華首先響應,他哈哈先笑兩聲,然後道:“我一向都不認為,偵察兵就不能跟敵人面對面幹,我們偵察兵到了哪裡都是好樣的,絕對不比人家差”

林國華跟著出去了,2班長默默地跟在後面,接著是副班長、普通士兵。

連同何大昌一起,一共14人,佔據了石拱橋邊的一個小土包上面;這裡的土層很厚而且很鬆軟,14人各自挖了一個散兵坑,根本就沒有時間連在一起,遠處傳來了日軍的跑步聲。

早上6點30分左右,公路的拐彎處傳來了日軍凌亂的腳步聲,聽聲音這股日軍趕得很急。

一位兒,就看到日軍的身影,一大堆日軍毫無章法,毫無隊形,凌亂地向石拱撟衝過來。

何大昌和偵察兵們都攜帶著衝鋒槍,這種1912式衝鋒槍是以德國二戰時的mp…40衝鋒槍為原型研製的。

1912式衝鋒槍每個步兵班裝備一支,作為近戰的火力,而偵察營的偵察兵基本上都人手一支。

一直等到日軍衝上石拱橋之後,何大昌才下令開火,14支衝鋒槍一同開火,以每分鐘500發的射速,給前面的日軍降了一層彈雨,石拱橋上的日軍紛紛倒下,有的甚至掉下河裡,被湍急的河水衝了個無影無蹤。

後面的日軍急忙剎住腳步,臥倒在地,用步槍跟偵察兵們對射。

何大昌向後作了一個手勢,叫道:“大家注意節省子彈,不要胡亂開槍。”

1912式衝鋒槍的射程遠低於日軍的三八步槍,一時之間,偵察兵們被壓制得抬不起頭來。

但是日軍也不能夠透過石拱撟,只要一上橋,偵察兵們冒著日軍的彈雨也會給他們來一梭子,把他們打成篩子。

有幾名日軍試圖從河面上游過去,但是河面水流太急,經過前晚一晚的暴雨,河面水位上漲,幾名日軍都被衝入河中,在河面上伸手拔划著呼救,但是沒有人理會他們。

何大昌的意圖並不在消滅多少敵人,而是在於滯後日軍撤退的時間,為部隊圍殲日軍贏得時間。

日軍在慌亂一陣之後,終於弄清楚,對面的中**隊只有十幾個人名中隊長的指揮之下,漸漸恢復了秩序。

日軍中隊長馬上組織進攻,他的辦法很簡單,就是一湧而上。

天明之後,中**隊利用兵力上的優勢,採取多處突破的方法,繞過日軍的阻擊陣地向日軍腹地突進,意圖把日軍分割開來。

中**隊的攻擊看似混亂而毫無章法,但是卻擊中了日軍的軟肋,只要把日軍的兵力纏住,等到支援部隊上來,就可以將日軍逐一殲滅。

日軍除了快速後退,脫離跟中**隊的接觸之外,毫無辦法。

現在中國的追擊部隊已經出現在身後不足一公里的地方,日軍的阻擊部隊就要支援不住了,在這個緊急時候,就算日軍指揮官有千萬個好辦法,也沒有時間給他實施。

時間就是一切。

日軍士兵不要命的衝向石拱橋,橋面上已經堆滿了日軍的死屍,日軍視若不見,矮銼結實的身體持著長長的步槍,從同袍的屍體上一躍而過,直到被撲面而來的子彈打倒,而後繼者又嚎叫著衝上來。

6點50分左右,聯隊長北野大佐來到小河邊,負責組織進攻的小野中隊長連忙跑過來向他報告。

北野大佐伸手就給了小野一個大耳光,怒不可遏地罵道:“八嘎”

野向北野大佐鞠了一躬,轉身抽出指揮刀,嚎叫著向石拱橋衝了過來。

北野大佐又向另外一個日軍軍官吼叫了一聲,這名日軍連忙跑到了前面,招呼著一群士兵向小河的上游跑去。

這一群日軍士兵約有二百來人,他們跑到石拱橋上游約一百多米的地方,就紛紛跳入湍急的河水裡。

北野大佐的方法是可行的,因為這是一條只有二十多米寬的小河,河水雖然很急,但是這麼多人投入河中,只要不被全部淹死,總會有人會被衝到對岸去的。

果然如北野大佐所料,雖然不少計程車兵被河水沖走了,但是更多計程車兵被衝到了對岸,這些英勇的皇軍士兵吐出肚子裡的濁水,毅然舉起刺刀向何大昌及其偵察兵的陣地發起衝擊。

趙來越多的日軍士兵穿過河流,何大昌他們的槍聲漸漸變得稀疏。

陣地上只剩下何大昌和另外一個偵察兵兩個可以動的人了,其餘的偵察兵已經犧牲或者受重傷。

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