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帝都,尤其是幾年時間之中,海貿越來越成為帝國賦稅收入的重點的時候,選擇一處有出海口的城市作為都城,無疑是適合帝國未來發展的。
當然,也有人會覺得在西域未平,漠北不靖,吐蕃未服的情形下,遷都燕京,勢必會造成關中空虛,屆時一旦蒙古騎兵南下,帝國西北疆域必定會陷入水火之中。就在群臣們議論紛紛,私下裡揣測不已的時候,顧同頒下詔書,言說建元三年四月十五日,將要於涼州城同吐蕃高僧薩迦班智達會晤,商議解決吐蕃事宜,詔令一下,朝堂之上,立刻一片譁然。
“不可不可,陛下怎能以萬乘之軀冒險西行,且不說吐蕃到現在都沒有一個明確表態,恐怕蒙古鐵木真也不會坐視涼州會盟成功,到時,鐵木真一定會派人阻攔,陛下,您的安危要緊,臣以為當遣秦國公或者魏國公這些重臣前往,如此,既能表明陛下重視吐蕃之心,又能確保聖體安康。”大朝會上,御史中丞孫即康第一個站出來明確反對顧同前往涼州。
孫即康之後,以吏部尚書趙樞為首的禮部、戶部、刑部、工部五位尚書,悉數上奏反對顧同西行,五部尚書之後,御史、國子監、大理寺、都察院等文官頃刻之間都上書反對,除了陳季常、羅通、何方、張復亨四位議政大臣,還有兵部尚書符虎,兵部侍郎、錦衣衛指揮使沈復還有哲別、畢再遇等武將,朝堂上,竟然多數都站在了顧同的對立面。
看著自立國之後從來沒有過的這一幕,瞬間,顧同都覺得有些嗔目結舌了,不過看到群臣都是出於擔心自己的安危,是以面對如此強烈的反對之音,顧同只是淡然的一笑,然後,他堅定的對著眾人說道:“眾位卿家,朕知道你們都是在擔心朕的安危,但是請你們放心,這個世間,能夠讓朕陷於危難的事情還真的很少,再者,涼州城有西北軍十數萬將士,除非鐵木真要放棄西征的打算,不然誰也破壞不了涼州之盟。”
顧同的話雖然沒有說的決然、斷然,不過言語之中的那份不容置疑還是讓趙樞等人聽出了他的決心。趙樞是在張萬公告老之後接任的吏部尚書,作為天下文官之首,趙樞知道自己是時候表出一個態度了,不然僵持下去,恐怕顧同真的會發飆,想到這裡,趙樞在心中稍微一沉思,就出列上奏道:“陛下意欲遠赴涼州,會盟吐蕃高僧,以彰顯朝廷對吐蕃之重視,臣等自然不能拖了陛下的後腿,只是為陛下安危考慮,請陛下徵調神機營、神武軍隨駕左右,如此,臣等也能放心,吐蕃貴族也能知道我朝軍隊之厲害。”
不得不說趙樞言辭之厲害,巧妙之間,不僅為顧同堵住了群臣的嘴,同時也讓顧同不得不答應率領神機營、神武軍隨行,儘管顧同覺得沒有必要,可是在看到要是不答應趙樞的請求的話,那麼自己想要遠赴涼州就決計會不可能。無奈之下,顧同只得點頭同意。
看到顧同不情不願的同意會帶神機營、神武軍兩大戰力隨行,群臣這才滿意的站了回去,雖然沒能成功的阻止顧同遠赴涼州的計劃,但是能夠看到從來都一言九鼎的顧同做出讓步,群臣都覺得這是自己的一次小小勝利,當然,像這樣的‘爭嘴’,也是為臣之道,只有偶爾頂一頂君上,這才能凸顯出臣子的重要性。
朝堂上透過了西行涼州會盟薩迦班智達的決議之後,顧同一面讓陳季常準備隨行軍隊以及糧草事宜,一面命令沈復派遣錦衣衛先行一步到涼州城打好前站,同時又讓陳平率領西北軍出涼州向西攻打攻打與西遼接壤的幾個小城邦,如此,也好震懾震懾鐵木真,讓他沒有機會來搗亂這場事關吐蕃未來以及將來天下局勢的會晤。
軍隊調動、糧草運輸、情報刺探,這一切一切都有朝廷的文武大臣們負責,顧同自然不用親力親為,不過回到宮中之後,顧同卻又為帶那些人去涼州為難了起來,之前顧同本想全家人一起西行涼州,一路沿涇水而行,翻越六盤山,入河西走廊,最後抵達涼州,可是最後一想柳師師、晴兒兩個人還有文昭、文秀兩個小傢伙明顯不適合長途跋涉,是以在和芸娘商議了一番之後,最終顧同決定,留下顧長生監國攝政,宮裡面留下王蓉、柳師師、晴兒還有文昭、文秀兩個孩子,其餘眾人,全部隨行。
得知自己又不能出去,還要留下處理繁雜的政務,長生的小臉蛋一直掉了好幾天,直到顧同臨行的前一天,答應在從涼州回來之後,要給顧長生放一個長假的時候,這小傢伙才屁顛屁顛的樂呵著笑了出來。其實看著長生那雙渴望遠行的目光,顧同的內心也像是針扎一樣的痛,他也是從一個孩子走過來的,自然明白一個花季少年對於外面世界的渴望,不過想到這萬里江山,千萬臣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