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嚴密監視大陸中共的動態,對大陸沿海採取積極的行動,以探測中共對臺灣進攻的緊迫性。蔣介石接到此電欣喜若狂,興奮得通宵未眠。這是絕處逢生由衷的喜悅,他甚至感覺到因長日焦慮乾澀的眼裡開始溼潤了。他為臺灣在反共陣營中的地位和作用歡心鼓舞,他深信從此臺灣已轉危為安,他盼望朝鮮戰爭發展為第三次,他好藉助美國的力量反攻大陸。
在朝鮮與美國侵略者較量(2)
6月26日晨,南朝鮮的李承晚再次向蔣介石急電求援。中午稍過,美國駐臺軍事聯絡組在費爾德率領下由東京飛達臺北向蔣介石面交麥克阿瑟的親筆檔案。
當蔣介石“得悉北朝鮮發動了全面武裝進攻”,斷定南朝鮮難以進行有效的抵抗。他出於把朝鮮戰爭引發為第三次世界大戰、從而藉助美國的力量反攻大陸的謀圖,當日下午,蔣介石分別向李承晚、麥克阿瑟覆電,決定派出精銳的52軍約33000人經空中或海運赴朝鮮戰場,投入戰鬥。同時透過外交程式向杜魯門提出了這項建議。他等不及杜魯門的回答,急不可耐地於當晚擺出當年同盟國三巨頭的架式透過廣播電臺向全世界發表講話,公開聲稱為反擊共產勢力在東方擴張,對南朝鮮將進行軍事援助,派兵馳援李承晚。
在美國布萊爾大廈,杜魯門在召集的晚餐會上宣讀麥克阿瑟關於“在亞洲遏制共產黨擴張的戰略計劃”時宣佈了蔣介石的建議。當時,約翰遜、布萊德雷、柯林斯都主張接受蔣介石的建議。杜魯門也表示,當他聽到蔣介石願意派兵援助南朝鮮時,他的“第一個反應是應當接受蔣委員長的這番好意”,他並希望看到有儘可能多的聯合國成員積極地參加“對朝鮮的行動”。
國務卿艾奇遜則對臺灣出兵南朝鮮一事堅決反對,他說:“當前臺灣是最容易受到攻擊的地區,所以我們才決定第7艦隊去保衛臺灣,怎麼反而叫臺灣跑到別處去保護他人呢?況且蔣介石的軍隊並不見得比南朝鮮軍隊高明,這樣就不如把需要給蔣介石的裝備直接送給南朝鮮,其效果是可以預期的。”約翰遜馬上進行辯解,說臺灣只是缺乏海空軍,其地面部隊在亞洲地區的反共國家中卻是最強大的。約翰遜認為在第7艦隊進入臺灣海峽後,從臺灣調出一個軍是可取的。杜魯門見雙方相持不下,爭論不休,遂宣佈暫予擱置,待下次會議再從長計議。
6月27日,麥克阿瑟又向杜魯門告急,並再次請求批准蔣介石的建議,而艾奇遜卻對“這頭不斷地說謊和不斷地惹是生非,讓人捉摸不定,狂妄而難以駕馭的公牛”嗤之以鼻,擅自扣壓此電,並繼續反對討論蔣介石派兵援助南朝鮮的建議。
6月28日,南朝鮮的首都漢城被北朝鮮人民軍佔領,在美國操縱下聯合國安理會趁蘇聯代表不在時透過介入朝鮮戰爭的提案。在臺灣急不可耐的蔣介石委派駐美大使顧維均和頗親美的胡適去白宮會見杜魯門面交他建議派兵馳援南朝鮮的電報副本。杜魯門顯出對臺灣十分友好的姿態,當即表示他是十分願意接受蔣委員長的意見,同時答應擴大對臺灣的軍事援助。
6月29日,麥克阿瑟從朝鮮前線視察回到東京後,第三次急電杜魯門,詳細闡述了南朝鮮軍隊的處境,說這個軍隊完全喪失了反擊的能力,惟一的希望是在朝鮮作戰區域投入美國地面部隊,並再次請其從速採納蔣介石的建議。美空軍參謀長范登堡上將也向杜魯門進言,應當接受麥克阿瑟的請求,批准蔣介石的建議。
6月30日上午9時30分杜魯門在白宮召開戰爭委員會會議。這時杜魯門、約翰遜、布萊德雷等人都主張動用蔣介石的52軍,而不急於使用在日本的兩師美軍。他們認為:這樣做不但可以爭取時間,及時穩定戰局,並且可以減少美軍的傷亡損失,使有限的美國地面部隊能夠在緊急情況時使用到別的更重要的地方去。可是,艾奇遜和國務院卻再次一致反對。艾奇遜用一種歇斯底里的神情提醒約翰遜和布萊德雷注意中共6月28日關於臺灣問題宣告所包含的嚴重性和蔣介石關於援助南朝鮮講話發表後在西方盟國中所引起的震動和驚愕。艾奇遜說:“中共宣告不只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威脅,而且是他們出兵干涉朝鮮的預兆。如果蔣介石的軍隊開進朝鮮打擊北朝鮮共軍,毫不懷疑,中共必將加倍地進行打擊。那樣一來,朝鮮戰爭馬上就會擴大,局勢的發展也必然難於控制,其結果不僅美國將要深深地陷進去,而且會把我們的盟友嚇跑,使美國孤立。”杜魯門終於被艾奇遜說服了,否決了蔣介石的建議,要其保衛臺灣,並對的軍隊有所限制,不準對大陸採取軍事行動,影響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部署。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