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1935年8月,錢學森從上海坐美國郵船公司的船離國,同船的留美同學有徐芝綸、夏勤鐸等。當時錢學森的心情是:中國混亂,豺狼當道,暫時到美國去學些技術,他日回來為國效勞。到了美國入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成績不但比美國學生好,而且比同班的其他外國人都好,這使他感到作為一箇中國人而自豪。因為學工程一定要到工廠去,而當時美國航空工廠不歡迎中國人,所以一年後他開始轉向航空工程理論,即應用力學的學習。於是決定追隨當時在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簡稱加州理工學院)的力學大師T.馮?卡門(vonKármán)教授。1936年10月,錢學森轉學到加州理工學院,開始了與馮?卡門教授先是師生後是親密合作者的情誼。馮?卡門第一次見到錢學森時,看到的是一位個子不高、儀表嚴肅的年輕人;他異常準確地回答了教授的所有提問;他思維的敏捷和富於智慧,頓時給馮?卡門以深刻的印象。馮?卡門教授教給錢學森從工程實踐提取理論研究物件的原則,也教給他如何把理論應用到工程實踐中去。馮?卡門每週主持一次研究討論會(research conference)和一次學術研討會(seminar),這些學術活動給錢學森提供了鍛鍊創造性思維的良好機會。

錢學森(二)

到加州理工學院的第二年,即1937年秋,錢學森認識了熱心研究火箭技術的同學F.J.馬林納(Malina),共同具有的火箭、音樂和政治興趣,使兩位青年結成良友。由馬林納介紹,錢學森參加了當時加州理工學院的馬列主義學習小組,也得識該小組的書記、化學物理助理研究員S.威因鮑姆(Weinbaum)。小組曾念過英國J.S.L.斯崔奇(Strachey)著的一本書,後來也學習過恩格斯的《反杜林論》;每星期例會常討論時事,主題是反法西斯和人民陣線;小組還參加過美國共產黨書記E.白勞德(Browder)的幾次講演會。1938年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不少小組成員加入了美國共產黨,也有人參加了軍事研究,這個小組就無形解散了。後來,馬林納在麥卡錫(JosephR.McCarthy)主義反動浪潮席捲美國的初期,辭去了加州理工學院的噴氣推進實驗室主任職務,去巴黎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服務,併成為現代派畫家,1981年11月9日在巴黎病逝。

錢學森在加州理工學院的博士論文工作是在1939年6月結束的,論文為《高速氣動力學問題的研究》等四篇。取得航空和數學博士學位後,任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的助理研究員,一直到1944年。在這一段時間內,先從事薄殼體穩定性的研究,1940年完成了研究課題,並撰寫了論文在美航空學會年會上宣讀,算是獨立研究,出了師。此後錢學森成為馮?卡門的助手,幫助他指導研究生的論文。1940年,由於王助的推薦,錢學森成為成都航空研究所的通訊研究員,寫了一篇題為《高速氣流突變之測定》的專論(刊登在該所報告第二號)。

1941年,從加拿大來了幾位庚子賠款的留學生:郭永懷、林家翹、傅承義,1942年又來了錢偉長。錢學森和他們相處得比較密切,一般是一起吃晚飯,並常常討論各種問題。錢偉長多才多藝,傅承義專攻地球物理。錢學森和郭永懷最相知(後來在1957年初,有關方面詢問誰是承擔核武器爆炸力學工作最合適的人選時,錢學森毫不遲疑地推薦了郭永懷)。1943年秋冬,周培源也到加州理工學院來做研究工作,找馮?卡門教授討論湍流統計理論等。這一群中國同學,還有張捷遷、畢德顯,星期天總到周培源老師家去玩,高談國事,也替師母王蒂澂烹製午晚餐。

到1942年,錢學森的研究工作已有了成績,並教了些學生;同時由於美國戰時軍事科學研究的需要,暫時放鬆了對外國人的限制,故得以參加機密性工作。1939年前後,美國空軍開始支援火箭研究。1942年,美國軍方委託加州理工學院舉辦噴氣技術訓練班,錢學森是教員之一,與陸海空三軍技術人員有了接觸。後來美軍從事火箭導彈的軍官中,有不少是他當時的學生。1944年,美國陸軍得知德國研製V-2火箭的情報,遂委託馮?卡門教授領導,馬林納為副,大力研究遠端火箭。美軍原始型的“下士”式導彈就是他們那時開始設計的。錢學森負責理論組,把林家翹、錢偉長也請了來,進行彈道分析、燃燒室熱傳導、燃燒理論研究等工作。同時錢學森還當了航空噴氣公司(Aerojet Company)的技術顧問,加州理工學院提升錢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