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部分

個別教育。

摩萊裡在這方面提出的改革,至今還沒有過時。

他主張縮短兒童的在校時間,提倡誘導兒童獨立工作,不贊成每班的學生人數過多,不主張死啃書本,反對體罰等等。由於必要,摩萊裡在他的教育體系中對宗教也給予了適當的注意,但是,大大限制了宗教的作用。

摩萊裡在論教育的第二部著作《人心論》中,從造物主

228

622自 然 法 典

造人都是平等的這一原理出發,指出人們中間沒有地位的平等。但是,人們是為了享受幸福而被創造出來的,他們要到處去尋找幸福,到處去追求幸福。人們行為的主要動力是自愛。但是,人不能脫離他人和社會而孤獨生活。因此,自愛的心理要求人成為社會的人。摩萊裡認為,人的任何一種慾念都不是惡劣或有害的。應當讓一切慾念得到自由發展,這就是走向社會幸福的道路。願望和需要的自由滿足,可在人們中間創造互相團結的感情。

人生來能夠追求完美的東西,並且是為了儘量充分地滿足自己的慾念而生下來的。教育的任務在於:從少年時期起,指導人們的慾念向符合於自然界和社會所規定的秩序的行為方面發展。

摩萊裡認為善良公民(不是學者)的行為,比教育對兒童的影響還重要。應當學習,但更要實踐和創造。根據摩萊裡的意見,人生來就有感受道德觀念的能力。經驗和思維向人們指出:他們應當遵循哪些道德原則,以使自己的行為符合於社會的利益,從而符合於個人的利益。

隨後在1748年於阿姆斯特丹和布魯塞爾以摩萊裡的名字出版的《美的物理學》,是獻給夏特爾公爵夫人的,這本書由一對準備結婚的情侶的四篇對話構成。摩萊裡在這部書裡敘述了他的美學觀點,以音樂作品、造型藝術作品為例解釋了美的概念,以及其他等等。根據摩萊裡的意見,我們的感覺基本上是從整齊和有比例的外貌接受美的。

思想的精確性,判斷的正確性,被想象所豐富了的真理,可使我們的感覺產生愉快的印象。

1751年,在阿姆斯特丹出版了摩萊裡的第四部著作:《君

229

附錄(二) 摩萊裡作品的出版和翻譯72

主論,內心的最高快樂或對一個賢明政府的偉大法律和制度的優點的研究》,全書共兩卷。作者在第一卷的附註(第120頁)中說,他已經出版過兩部論教育的著作,名叫《人類理智論》和《人心論》,因而說明了用MDDDDDD署名的意義。

《君主論》是以對話的形式敘述的,同時對話者的姓名也有象徵性質。摩萊裡在本書提出的基本原則,總起來說是:人是社會動物,一種不可遏止的力量在推動人們互助,迫使他們過社會生活。根據摩萊裡的意見,從理論上講,最好的政體是民主制度,但是,它很快會陷入混亂,變成無政府狀態。因此,生來就自由的人才會同意服從君主,但君主的活動應當以公益為宗旨。公民應當是君主用來為社會造福的工具。摩萊裡筆下的君主是人們的理想人物,他有一切必要的美德去公正合理地治理社會,去始終不渝地遵守自然規律,去禁止人們彼此陷害。摩萊裡詳細地分析了君主作為一個公民、立法者、統治者、政治家和軍人的責任。他要求在商業、教育和教會等等方面進行一系列改革。摩萊裡主張教會和寺院的財產應由國家沒收。在這部書裡,摩萊裡十分重視國家和政治制度。全國的一切東西都應當完全一致,一切事物都要安排得使人能夠幸福。

1753年,摩萊裡的新著(《著名的皮爾派的巴齊裡阿達。

MDDDDDD先生譯自印度人的英雄史詩》,參看本書所附的《巴齊裡阿達》摘譯)問世。在這部長詩裡,摩萊裡模仿當時流行的方法,把自己的著作說成是外國人的作品。摩萊裡說《巴齊裡阿達》是從印度文翻譯過來的。

《巴齊裡阿達》是一部空想社會主義的長篇故事,摩萊裡用寓言的體裁在裡面描述了

230

822自 然 法 典

一個以共產主義原則為基礎的社會。這個幸福的民族,由一個具有一切美德的君主治理著。

這個民族本身沒有各種惡習,而是根據自然規律生活。這個民族在覆滅了“浮島”

,即推翻了各種偏見之後,才獲得了自己的幸福。

摩萊裡在《巴齊裡阿達》裡描寫了理想的共產主義社會,並拿個人主義社會與它對比,尖銳地批判了個人主義社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