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六 肩負重任

1921年7月23日。中國最大的工業中心和工人運動中心——上海。望志路106號。15個操著不同口音的人正圍在一張餐桌旁。

這時,其中一個年輕人站起身來,他環視了一下在座的各位,神情嚴肅地宣佈: 中國共產黨成立大會正式開始。

這就是會議主席張國燾,時年24歲。

從那一刻起至今已80多年。當我們後人對這段歷史進行評說的時候,不禁發出這樣的疑問: 即使當時李大釗、陳獨秀因事不能出席會議,與會的代表中不僅有以辦《共產黨》月刊、在與研究系和無政府主義的筆戰中大顯身手而聞名的李達;有對馬克思主義,尤其是政治經濟學頗有研究的李漢俊;有早年就投身反對清王朝鬥爭、經驗豐富的董必武;有在陳獨秀親自指導下工作、且攜帶陳獨秀親筆信而來的陳公博;更有在湖南叱吒風雲、在學生運動和驅張運動中聲名顯赫的毛澤東。張國燾,一個青年學生,有什麼資格擔任大會主席?

於是,有人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這個會議主席是張國燾爭來的。爭的也罷,送的也罷,當我們以實事求是的態度來審視這個問題時,就不能不承認,張國燾擔任會議主席雖然是偶然的,但其中也隱藏著必然。

繼上海、北京之後,1920年秋至1921年春,武漢、濟南、廣州、長沙、天津等地也出現了共產主義知識分子的積極活動,有的地方也建立了黨的組織。並且,經過國內黨員的組織和聯絡,旅日、旅歐共產黨組織也先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