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軍聲望,從此算完了。當時的輿論給李鴻章的壓力很大,都說李鴻章昏庸誤國,媚日賣國,更有甚者希望李鴻章以死謝天下,李敖曾經質疑,歷史對李鴻章公平嗎?
我們一起同李敖回顧那段歷史:〃一八九五年《馬關條約》簽訂的時候,非^凡^論^壇,日本馬關當時叫下關,他們見了面,在日本的書裡面,我們看得很清楚,日方代表是伊藤博文,就是這張照片,我們也看到李鴻章。〃甲午戰爭後,李鴻章代表中國簽訂城下之盟,這兩位被西方稱為〃東方俾斯麥〃的人物坐到了一起。李鴻章是青年伊藤博文的偶像,年輕的伊藤博文曾經在維新時期到訪中國,對這位晚清政府中倡導洋務運動,創辦江南製造局、天津機器局、北洋艦隊、輪船招商局、電報局、開平礦務局、派遣中國第一批學生留美,最具世界眼光和擔當的中堂大人滿是景仰。事隔不久,這位後輩小生同昔年偶像再次見面,雙方的地位發生了戲劇性變化。〃當伊藤博文提出來要臺灣的時候,李鴻章談都不跟他談啊,你談什麼臺灣啊,談都不談。可是形勢比人強,我們看到當時日本人的口氣,大家看看那幾段伊藤博文跟李鴻章的對話,伊藤博文說,中堂,我此次節略,但有'允','不允'兩句話而已。就是說只有答應或不答應,YESORNO兩句話,你是YESORNO答應不答應?李鴻章說,難道不準分辯?我跟你辯都不能辯嗎?伊藤博文說,你辯好了,但不能減少,我要的條件不能減少,隨便你辯可是不能減少。你想想這是什麼口氣啊!李鴻章是在這種情形底下跟日本的伊藤博文談判的。〃弱國無外交,國運如此,大清國國力弱到了極點,在這個過程中間,李鴻章被推到這樣一個位置上頭,非常無奈。
〃我們再看後來對於臺灣,李鴻章說如果不肯讓,不肯割讓臺灣給你,又將如何?伊藤博文說,如果所讓之地必須以兵力所到之地。我兵若深入山東各省,將如之何?意思是說,你不給我臺灣,我就要你山東了,我打到山東去了。做這個假設,做這個威脅。李鴻章有什麼辦法,是犧牲山東呢,還是犧牲臺灣?〃日本以深入山東並進入各省相脅,言外之意是你願意犧牲臺灣還是願意亡國。李鴻章沒有選擇,他怎麼會不知道合約一旦簽下,自己的名節毀於一旦,死後仍得揹負罵名。
〃我們再看日本人吵著要辦手續,就一個月。李鴻章說時間來不及,兩個月吧。李鴻章說,頭緒紛繁,兩月方寬,辦事較妥;貴國何必急急,臺灣已是口中之物。你看伊藤博文怎麼說,伊藤博文說尚未下嚥,飢甚。口中之物,我還沒咽在肚子裡面,我肚子餓得要死。你看這什麼口氣啊,日本的王八蛋。〃李鴻章與伊藤博文的談判,是一場羔羊與惡狼的談判。李鴻章全無談判的籌碼,這位73歲高齡的老人,抱著爭得一分是一分的態度,拼力力爭,〃舌敝唇焦,磨到盡頭處〃,其實根本沒有可商量餘地,李鴻章不願意自己的名字出現在恥辱的條約上,最後卻不得不簽下了中國近代史上最恥辱的《馬關條約》。
《馬關條約》割讓臺灣、澎湖、遼東三大島嶼給日本,使臺灣跟祖國隔離。它大大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各國爭相在中國劃分勢力範圍。如果說甲午戰爭以前,列強對大清帝國還有最後一絲敬畏的話,甲午戰爭之後這種敬畏徹底沒有了。甲午戰爭以前我們打敗仗都是輸給英法。輸給英法不丟人,全世界誰打得過英法?俄羅斯打不過,美國打不過,澳洲更甭提了,非洲還用說嗎,拉美誰能打得過你,拉美不是從西班牙、葡萄牙這〃兩顆牙〃手裡獨立出來的嗎?所以誰都打不過英法,我們輸了也不丟人。現在被誰打了?日本,一千多年跟我們低聲下氣的日本。〃以寥寥數艦之舟師,區區數萬人之眾,一戰而剪我最親之藩屬,再戰而陪都動搖,三戰而奪我最堅之海口,四戰而威海之海軍大替矣。〃中國這人就丟大了,中國在亞洲稱王的時期也結束了。一千多年漢唐以來形成的以中國為亞洲中心的體系被顛覆了。甲午一戰顛倒乾坤,日本國力不如中國,都能把中國打成這樣,那西方列強一看日本都行,咱哥幾個別客氣了,來吧,爭相在中國劃分勢力範圍。特別是這一仗打完,臺灣就出去了,1895年臺灣被佔領,直至1945年抗戰勝利,臺灣光復,整整被日本佔領了50年。這50年小日本在臺灣推行奴化教育,臺灣人起日本名字,按日式的起居飲食,家家不能供祖先,要建神社,供日本的天照大神。每天中午老師帶著學生向東京皇宮方向遙拜,學生的課本里面的世界地圖,日本、臺灣、朝鮮是一種顏色。扉頁上都印著這麼一段話,〃大日本天皇陛下對本土人民、半島人民、臺灣人民皆愛若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