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了與之針鋒相對的人,敏兒衝好奇望著她的謝錦言做了個鬼臉,抽身走了。
☆、第13章 思量
月明星稀,香風浮動。本該漆黑的夜,被宮燈照的如同白晝,樂師們賣力的吹奏喜慶的曲子,舞姬甩著水袖蓮步蹁躚,滿室生輝。
宴會已經接近尾聲,再過一會就要散了。淑妃心不在焉的與人寒暄,一旁的謝錦言悄悄問她什麼時候可以離席,她都沒聽到。
今天因太后壽辰,宮門下鑰的時辰肯定會比平常晚一些。王寶林這胎折騰了這麼久還沒生下來,難道是難產了?淑妃並不清楚女子生產的細節,心裡正琢磨著,卻見守在宮門的太監笑容滿面地走了進來。
很明顯,這是報喜信來的。
她緊緊盯著那個太監,見他對太后說了什麼,緊接著,太后便笑了。
淑妃這時候反而覺得心神安定下來,既定的結果已出,她再怎麼想,也無濟於事了。她不知這次姑母為何沒有動手,讓王寶林肚子裡的孩子平安生下來。是為了堵住大臣們的嘴?還是因為王寶林身份低微構不成威脅?
不論怎樣,太后姓謝,站的立場總是與她一致的。這樣一想,淑妃綻開一個無懈可擊地笑,向著太后問道:“瞧姑母的樣子,莫不是剛得了什麼好訊息?”
謝太后滿含深意的看了她一眼,揮手示意歌舞停下。“哀家今日過壽,麗正殿王氏又添一女,實乃雙喜臨門。”
是個女兒!淑妃神色一鬆。下面的人不動聲色一笑,開始滿口恭賀,並稱贊這位公主能有福氣與祖母同一天生辰,必定是有福之人。
謝太后笑容滿面地問身邊的太監,“可把訊息報給皇上了?”
小太監恭順的答道:“回太后,一早就報過去了,皇上還說公主偏巧今日降生,太后若有興致就給孫女賜個名,也是一段佳話。”
太后壽宴過後,宮中多了個安平公主,王寶林育子有功,連升幾級,被封為三品婕妤。
夜深了,眾命婦離了宮門,私底下各是一番計較。馬車上,戶部尚書許靖之女許沛柔回想今日所見所聞,對著母親許夫人嬌嗔:“今日讓那柳昭然對著太后好一頓獻媚,又是作詩作賦……又是親繡百壽圖,出了不小的風頭。她定是在太后那記上一筆了。”
許夫人安撫的拍了拍女兒的手,不在意地笑道:“柳家靠著謝瑋之勢興起,一家老小就會拍馬溜鬚,怎能與我兒相比?”
“……女兒不過有個‘京中第一才女’的虛名,閨閣中玩笑也就罷了,到了宮中便一文不值,能在太后面前獲得好感怎會不重要?”許沛柔在宴會上中規中矩,眼看別家女兒各展才華,得了不少讚譽,心裡早有不平。
“柔兒知道那些虛名無用,卻不知討好太后亦是無用之功。”許夫人曉得女兒一貫心高氣傲,這次讓她低調行事,著實讓她不好受了,遂柔聲安撫道,“不論別家女兒如何施展,太后心裡肯定是向著謝家女的,她想讓謝家再出一個皇后,乃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日後你進了宮,待她禮數周到也就是了,多花些心思在皇上身上,方是正經。”
許沛柔笑道:“孃親說的是,方才是我糊塗了。依我之見,那謝淑妃也不過如此,報信的小太監上前之時,我瞧她那模樣,真真是笑死人了。要是我才不至於如此失態。像王氏那般身份卑賤之人,別說只是有個女兒,就是生了皇子又如何?”
“你能想通就好。”許夫人低聲道,“謝太后早有思量,讓淑妃和皇上青梅竹馬一塊長大,又把人提前迎進宮中獨寵。算計是好算計,但這情誼深厚,女人可就大度不起來了。柔兒要以此為鑑,守好本心做個雍容大度的皇后。”
“父親和伯伯們真能讓我當皇后嗎?”許沛柔想到謝太后今日的尊崇,咬了咬唇。
許夫人志得意滿:“咱們幾家聯合在一處選了你。皇上若想得勢,少不得依仗我們,我的柔兒將來必定能母儀天下。”
許沛柔這才歡喜了,和許夫人打聽起皇上的喜好來。
許夫人交遊廣闊,在京中頗有些人緣,訊息靈通,知道不少秘事。
馬車經過一條寂靜長街,除了馬車軲轆聲,就只有風中傳來母女倆喁喁細語聲,耳朵靈便的馬車伕瞧了瞧月色,嘴角勾起一抹笑,揮起鞭子把車趕得更加穩當。
過了戌時便是人定,各宮主子都歇息了。當值的太監拿著鑰匙關閉宮門,喧囂遠去,巍峨的宮殿在深沉的夜幕中,幽深無比。
麗正殿內,驟然爆出一陣嬰兒啼哭。
生產後力氣耗盡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