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4部分

敵軍正和李睿所判斷的一樣,在聯軍強大的攻勢下,盟軍自身內部開始出現了嚴重分化。那些一直鐵心支援多爾袞的蒙古王爺,終究還是在心理上產生了波動。多爾袞的失敗,已經是無法避免的了,現在他們更多考慮的,是如何為自己安排好退路!

一些蒙古的王爺,和上層的貴族們開始秘密和明軍接觸。而大明武英王制定下的戰略,即拉攏蒙古各部,分化瓦解滿清的力量。蒙古人自從和滿清結成同盟後,一直都是滿清最大最強的支撐力量。而失去了蒙古人的支援,滿人的統治便會更加迅速的遭到瓦解。

最先和女真人擺脫關係,反正起事的是蒙古阿那部的王爺巴圖。這位巴圖王爺,當了女真人十多年的“忠臣”,他的突然起事,極大震撼了依舊效忠於多爾袞的蒙古各部王爺。自此之後蒙古各部與明軍接觸不斷,多爾袞的“統元朝”已經處在了風雨飄零之中。

這個時候的統元朝,對外號稱尚有“精兵”兩萬,但實際上大多為新徵召入伍,毫無戰鬥力可言的新兵,而真正有戰鬥力,能夠隨時投入戰鬥的,不過面前三千人而已。而要想靠這區區三千人抵擋住明軍銳不可當的攻勢,無異於是在痴人說夢。

多爾袞已經深深感覺到了巨大危機正在逼近。聯軍的左、右、中三路人馬。正在迅捷地向自己地國都完成集結,自己的頭頂,隨時都可能有明軍火炮落下。也許明天一睜開眼的時候,就能看到城外站滿了明軍士兵。

現在的統元軍,士氣低弱,將領失望。沒有任何火器,沒有任何可以利用的援軍,甚至再想拼湊出一些人馬來也已經成為了不可能的事情。已經到了失望邊緣地多爾袞,當召集起部下商討對策的時候,英親王阿濟格的話無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

在阿濟格看來。國都在聯軍的強大攻勢下,已經是肯定守不住地了。現在最好的選擇,是立刻放棄這裡,轉而向勒達木城方向撤退。一旦到了勒達木城,則可以積極與外邦聯絡。在外來力量的幫助,有朝一提能重新踏回這片土地。

在明軍和女真人嘴裡的“外邦”。指的就是俄羅斯的羅曼諾夫王朝。現在地俄羅斯沙皇,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年幼,國事皆由莫羅佐夫把持,在阿濟格看來,只要許諾給他們一定程度上的利益,請求外邦的出兵協助並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

多爾袞幾乎沒有經過任何思索,就同意了這一建議。他一邊將大量的新兵投放到戰場之上,以圖以大量女真人的性命為代價。阻擋住明軍推進的步伐,一邊下達了命令。宣佈放棄現有的統元國都,將全城百姓居民向勒達木城方向撤退。

現在地多爾袞,已經再也不是當初那個勇猛無畏的攝政王了。自從山海關之敗,以及盛京叛亂地失敗之後,多爾袞的勇氣隨著不斷的失敗正在消磨。尤其是在當上了“皇帝”之後。這位統元帝更多的是追求如何把握好人生。如何享受帝皇所帶來的快感。

最為明顯地例子,是在本國生死存亡地關頭。一向有親臨前線指揮作戰傳統的多爾袞,竟然沒有出現在戰場之上,而是在自己後宮,左右手各抱著一個新選入宮地妃子,喝著上好的美酒,然後將大把大把的金錢賞賜給那些自己的寵臣們。

皇宮裡的一切他都捨不得拋棄。金錢、女人、甚至皇帝的龍椅,在他看來這些東西,就是皇帝的象徵,是皇帝應該擁有的一切。一輛一輛的馬車被堆滿了從皇宮裡運送出來的東西,然後送往勒達木城。一個一個的女人走出了皇宮,在侍衛們的護送下前往一個陌生的地方。

三天,為了把整個皇宮搬空,整整用了三天。三天,為了將全部的物資和女人撤離出去,又用了整整三天。三天,為了儘可能的把所謂的“國都”搬空,多爾袞還是用了三天。然後,他才戀戀不捨地離開了這裡,走的時候,多爾袞的眼睛裡居然是溼漉漉的。。。。。

整整九天的時間,多爾袞為了自己的利益,在這浪費了九天。戰場上的戰況瞬息萬變,九天的時間已經足夠決定一場戰役的生死。九天的時間足以讓山河為之改變。但身經百戰的統元皇帝多爾袞,似乎,已經完全將其拋到了腦後。

就在前線計程車兵浴血苦戰,苦苦支撐著聯軍強大攻勢的時候,從“國都”裡逃難出來的那些人,卻在男人叫,女人嚎,孩子哭的慘境裡,不緊不慢地向勒達木城推進。如何那些前線正在苦戰計程車兵,知道了他們的陛下這些所作所為,或許當時就會向敵人舉起白旗的!

大明景平三年三月十七,明軍和蒙古人的聯軍擊潰了正面戰場的最後一股敵人的抵抗,攻陷統元朝偽國都。當大批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