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7部分

們的腦海中。那些明朝計程車兵,只不過是仗這火器的犀利而已。等到字衝到了他們的面前,很快就能讓他們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流血和死亡!

舉著大旗的旗手被炸飛到了天上,就在“吳”字大旗從即將落到地上的時候,吳三桂快捷無比的一把抓住了大旗,他左手持刀,右手舉旗,拼力大吼一聲:

“吳三桂在此,三軍效死!”

這是一個勇敢的統帥,他的行徑最大程度上激勵起了部下的勇氣和信心。誰也不知在這樣的炮火攻擊中,滿清究竟死了多少人。但已經沒有人在乎這些了,吳三桂在這裡,平西王在這裡,他正在指揮著他們戰鬥。“吳”字的大旗已經代表了一

終於,他們漸漸脫離那了段可怕的炮火射程,在他們的身後,躺著無數剛才還生龍活虎的同伴,他們不忍心,也不敢向後看去,因為他們知道,只要一回頭,看到同伴們慘死的樣子,也許他們很快就會失去戰鬥到底的勇氣。

可是他們並不知道,炮火的打擊僅僅只是開始,更加殘酷的屠殺還沒有真正開始。

二十挺連珠銃被集中地放到了戰場。二十個黑洞洞地槍口,正在那發出無聲的警告,這裡,是黃泉路的入口,這裡,才是死亡之路的真正開始……

在它們的身邊。後面,幾千枝火槍已經舉了起來。一會戰場上就會下上一場“暴雨”,用火藥鋪灑的“暴雨”,讓女真人這一輩子也永遠無法忘記地“暴雨”。

“景平三年三月初六,天氣有一些寒冷。不過還能讓人接受。韃子在這一戰,一開始就動用了他們全部的一萬二千名騎兵,企圖一舉摧毀我們的陣地!

不管吳三桂是個什麼樣的人,但我和同僚們一致認為他真的非常勇敢。從始至終,那面大旗一直沒有倒下過,而吳三桂也始終都衝在隊伍地最前面。若是要比這份膽氣。在明軍中,只怕也只有少數的幾個人可以和他相提並論。

當炮火殺傷結束後,可怕的連珠銃在龍默寒的命令下開火了。連珠銃的威力,當初在演習的時候我們曾經親眼看過。可是在戰場上,卻帶給人一種與演習時完全不同地震撼。

我看到韃子的騎兵一個接著一個從馬上栽了下來,好像割草一樣。那副場面完全只能用壯觀兩個字來形容。或者是可怕?我真的無法確切地形容自己當時的心情。我看了眼身邊的同僚,他們的臉上也都一個個的浮現出了震驚,難以置信的表情……

只有督帥臉上什麼也看不出。好像他早就預料到了這種情況一定會發生地。他的手指有節奏地在刀把上彈著,過了會他忽然轉過頭來對我說:還不行。連珠銃的威力還遠遠沒有達到我的要求。回去後第一個要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

他的話已經完全不再關心戰場上地勝負,而是已經在考慮將來地事情。但當時我無法相信,還有比連珠銃更加可怕的武器嗎?當刀槍相搏地時候,傷亡的數字總能大概控制住一些。可是新式火器地出現,戰場上火槍對刀槍的較量。只能用屠殺來形容了……

韃子慘烈的傷亡。已經無法用一個確切的數字來說明了。他們戰馬的奔跑,也隨著血腥的殺戮而漸漸放慢了下來。而我能清楚地看到。一直在軍中飄揚的那面吳字戰旗,似乎也凝固在了戰場上。握著戰旗的那個人,好像完全被眼前的一切驚呆在了那。

好容易,費勁千辛萬苦,付出了無數人的生命,大約有五六百韃子其中終於接近了我們,但是,隨即而來的,是上千條火槍的無情射殺。我看到韃子在馬上用嫻熟的技巧躲避著致命的攻擊,但很快連他們自己也發現錯了。

一排火槍之後,緊接著就是第二排火槍出現。當僥倖躲避過了第一輪攻擊的韃子,長長舒了一口氣從馬腹下抬出頭,滿心歡喜地以為脫離了死亡的威脅,但很快,他們就滿臉震驚的從馬上栽落到了地上,在句絕望和痛苦中死去。

僅僅兩輪的射擊過後,那些衝上來的韃子們不是人中槍栽落,就是戰馬發出悲鳴倒在地上。近六百名的韃子騎兵,能從地上爬起來的,我親自數過,已經只剩下了四十六名。他們哇哇大聲叫著,從地上爬了起來,揮動著手裡的武器想要和我們計程車兵拼命!

上刺刀,這是在我耳邊響起的一個聲音。

我們計程車兵們,將隨身攜帶的刺刀裝到了火槍上,然後狠狠地扎向了那些衝上來的韃子。韃子們總是以為,只要衝到了明軍士兵面前,失去了火器優勢的明軍士兵一定不是他們的對手。可惜他們遇到了督帥親自發明的刺刀。

這些韃子全部被刺刀從前胸穿過,有的人甚至被十幾個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