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手。他們所謂的火器,與明朝人一比,不如說更像燒火棍形象一點。明朝士兵可以在較遠的射程裡,舒舒服服地射殺對面衝上來的每一個敵人。可是瀾滄的火槍手,卻只有被殺的命。
蘇里亞旺薩回頭看了一眼,可憐的幾門西洋銅炮,早在明軍炮火攻擊開始的時候,完全被炸成了一堆廢銅爛鐵。西洋炮手和那些技師們早就成為了死人,而高價聘請回來地葡萄牙僱傭兵。卻一個個臉上露出了畏懼的神色,根本沒有一點想要參戰地意思。
這位瀾滄的“太陽王”,心裡忽然升騰起了深深的悔意。這就是和大明作對的下場嗎?成片成片的瀾滄人倒在了這裡,可他們卻看不到一點勝利地希望。曾經辛苦奪取地勝利,眼看就要在這裡成為了泡影。
冷冷地注視著戰場上一切的鄭天瑞。慢慢地放下了千里鏡。嘴角邊露出了一絲冷笑。勝券已經在握了,他輕鬆地坐了下來。然後叫來了自己地衛兵:“傳令,全線攻擊開始!”
瀾滄軍已經開始敗逃了,這樣兇猛的火力打擊,完全超出了他們心理的承受範圍。誰都不願意再死在這無謂的戰場上,他們想活下去,活著回到自己的家鄉。
當以暹羅和安南的聯軍發起衝鋒的那一刻,瀾滄士兵再也顧不得他們的“太陽王”,全線向後潰敗而去。什麼勝利,什麼強大的瀾滄,現在什麼都沒有比自己性命重要的東西了。
而被明軍士兵所激勵起了最強士氣的暹羅人,安南人,簡直是近乎瘋狂一般地尾隨在瀾滄人後追擊了上去。過去一段時候,在瀾滄人面前屢屢失敗的他們,好像要把這段鬱悶在這裡徹底地釋放出來。而前面逃跑的瀾滄人,則在此時成為了他們最好的獵物。
被他們追上的瀾滄士兵,極少能在敵人的屠刀下活命的。而安南人的兇殘也在這一刻展現得淋漓盡致。他們不光殺死了面前的敵人,還割下了他們的頭顱,然後發出放肆的笑聲。
就像會傳染一樣,暹羅人很快和安南人比起了這種屠殺遊戲。他們無所顧忌地發出難聽的笑聲,和安南人比賽著誰殺的人更多,誰的手段更加殘忍。很快,成批成批逃亡著的瀾滄士兵就倒在了這種近乎於變態的殺人遊戲之中。
當李定國走來的時候,鄭天瑞皺著眉頭說道:“督帥曾經說過,安南人骨子就兇殘和背信棄義,看來這點是真的了。你看到戰場上的他們了沒有?這樣的國家,這樣計程車兵,絕對不可以讓他們長久地發展下去!”
李定國點了點頭,說道:“不錯,我來正是要和你說這事。我們是不是向王爺聯名上書,趁著這樣的機會,一舉把安南給平定了。不然,安南放在我大明的身邊,遲早都是心腹大患…“咱們還得利用下他們。”鄭天瑞淡淡地笑了下:“現在也不必急著將他們除去。你跟督帥的時間還不長,不太瞭解督帥的脾氣。只要被督帥惦念上的人和國家,早早晚晚都沒好下場。依我看,安南也很快會面對這樣的局面。”
薩琴爾大決戰,以令人震驚的方式結束。在明軍強大的火器面前,四十二萬大軍甚至還沒有來得及拉開決戰的架勢,就已經被徹底擊潰。七萬餘人死在了薩琴爾,近二十萬人成為俘虜,失蹤受傷的不計其數。
而這一場戰爭的失敗,帶給瀾滄的打擊是致命的。從此後,蘇里亞旺薩手裡再也沒有可用的強大兵力。而荷蘭和葡萄牙人面對瀾滄的慘敗,也都失去了繼續支援蘇里亞旺薩的興趣。過去簽訂的那些條約,自然而然也就失去了應有的效應。
曾經被蘇里亞旺薩佔領的暹羅城市,隨著薩琴爾決戰的結束,一一都被收復,而聯軍則順著瀾滄敗兵的腳步,一路追到了瀾滄境內,還沒有任何收兵的打算。直接面臨著本土戰爭威脅的瀾滄國,已經走到了它們命運抉擇的十字路口。
無限制擴軍帶來的社會矛盾,曾經因為勝利而被暫時壓制。而隨著薩琴爾決戰的失敗,這些隱藏著的矛盾得到了一次總爆發的機會。“太陽王”蘇里亞旺薩曾經顯赫無比的名聲,這時頭頂的光環也已不復存在……
瀾滄人高呼著蘇里亞旺薩不配再當瀾滄的“帕沙拉”,他們要求與大明和談。暴動在瀾滄國到處爆發,連上層也對蘇里亞旺薩失去了耐心。屈服或者亡國,是他們必須面對的選擇。
在內外交困的巨大壓力下,蘇里亞旺薩被迫做出了唯心的抉擇,他要和大明談判。只有先穩定住了外部的軍事壓力,然後自己才可以騰出手來,對付國內此起彼伏反對自己的力量。
但是,鄭天瑞卻淡淡地告訴他的使者:“沒有談判的機會,瀾滄只能無條件地投降。回去,告訴你們的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