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7部分

至不能穿透質地優良的盔甲,威力十分有限。

但是在當時而言確實了不起的發明,特別是對於依賴騎兵和步兵等近戰兵種地東方人而言。種子島時堯得到鐵炮之後,如獲至寶。立刻和另外一位友人分別加以仿製。經過數月不懈努力,終於試製鐵炮成功。並初步掌握了鐵炮製造技術。

隨後,隨著倭島各地商貿往來的不斷深入,鐵炮及其製造技術開始傳遍倭島各地,倭島素來以刀劍鑄造技術聞名,仿造和改良鐵炮也不在話下,在諸多刀匠地努力下,倭島各地開始出現了不同種類的鐵炮分支,比較著名的有:種子島筒、國友筒、紀州筒、薩摩筒等等。

而倭島鐵炮的構造,也開始逐步和老式歐洲鐵炮區分開來,出現了閉氣螺栓這樣的創新性發明,鐵炮地耐用性和威力開始大大提高;著名地薩摩筒更是達到四百步有效射程,已經接近近代所使用的步槍,後期甚至擁有了能在雨天發射地技術,這在當時已經是非常難得了。

當時的倭島正處在於戰國時期一種群雄割據的混亂狀態,各個大名為了加強自己的實力,對新式武器裝備已經到了渴求的地步,這在無形中促進了鐵炮製造技術的進一步成熟,鐵炮也開始大範圍裝備部隊,並活躍在各大戰場上。

在其後倭島發動的侵朝戰爭時,軍隊的鐵炮裝備率超過八成。

但是,也就是在豐臣秀吉上臺之後,開始推行八幡兵制,釋出刀狩令,試圖完成兵農分離;在這一階段,大批有水準的工匠被剝奪了生產和改進鐵炮的權利,日本的火器發展開始急速走下坡路。除了一直沒有停止過火器研究,並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