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齊曾上書朱斌。金虜不過是在那苟延殘喘,已對大明形成不了任何威脅。他自己願意起寧遠精兵,千里奔襲,直取盛京。一月之內,必能把多爾袞和福臨地人頭獻給朝廷。
接到了這份請求,出於保護部下尊嚴的需要,朱斌在朝廷上讚揚了一番李天齊重用可嘉,是為朝廷將官表率,但目前總決戰糧草未齊,還需要耐心等待之類的話。
但在私下裡,朱斌卻親筆給李天齊寫了一封信,嚴厲訓斥了李天齊上書的行為。並鄭重告誡他,除了不斷騷擾滿清之外,未得朝廷允許,絕不能發動超過兩千人的軍事行動,否則,不管這人是誰,皆以朝廷法度處置。
有著同樣想法的人,不只是李天齊一個。只不過李天齊性子比較直率,想到什麼就說了什麼。再這樣發展下去,將領們將成“驕將”,士兵們將成“驕兵”。驕兵必敗這是千古以來顛撲不破的道理,是所有的軍隊最忌諱地事情。
在安頓好了這些事情之後,朱斌隨即在自己的府上接見了被吳三桂擊潰,幾乎是孤身逃到大明境內地索倫部首領洛莫果爾。那洛莫果爾逃到大明境內後,守衛大明邊境的明將急忙安排他和二十八名部下來到京師,交由武英王處置。
那洛莫果爾年紀與朱斌相仿,都是年輕人,不過長期的遊牧生活,讓他看起來比實際的年紀要大上許多,見到武英王出現,洛莫果爾急忙上前請安,哭訴道:
“王爺,那金虜欺人太甚,我整個索倫部都幾乎被打散了。蒙古歷來與大明修好,只是後來女真崛起,這才被金虜所佔。我蒙古都是大明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