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京師後要做的三件事,可是您卻並沒有聽。當時若是能善待京城百姓和投降的官員,我看朱由斌也未必能這麼快就攻破了北京,那時起碼我們還能有個退路……”
李自成眼中寒芒一閃,又很快退去,嘆息了一聲說道:“是啊,李兄弟,我現在想來還很是後悔,可目前卻不是後悔的時候啊,咱們最要想地,是下一步該怎麼辦……”
—
他的表情讓宋獻策看得清清楚楚。心中嘆氣,這位李巖李公子什麼都好,可就是為人處事不知道變通,這樣下去,早晚都會觸怒到李自成的。
可是李巖卻有些不知趣,還在那繼續說道:“當初就不應該那麼匆忙進北京。而是應該按照我的意思先把河南、湖廣、關中各地都治理好,讓士民休養生息,一年半載之後,山西、山東、湖廣全都鞏固了,然後北伐不遲……”
“夠了,李巖,難道你這是在指責闖王嗎?”宋獻策眼看李自成眼中殺機大盛,心中擔心李巖。急忙大聲呵斥道。
李巖這才發現自己失口,急忙閉嘴不再言語。
李自成勉強笑了笑,說道:“李兄弟這是直言啊,但說無妨。咱們過去就是不肯聽這些話,這才有了今日只敗,李兄弟,繼續說。”
不顧邊上宋獻策向自己連連使顏色,李巖的書生脾氣又在這個時候發作了:
“我們進了北京之後,如何使北京城內和北京周圍的老百姓安居樂業,我們沒有多想。明朝降順的官員,如何使他們真正歸心,擁戴大順,我們也沒有多想;反而一下子抓了很多人,拷掠追贓,向他們要錢……”
看了眼李自成,沒有發現有什麼不對,李巖又繼續說道:“北京的商人士民,也被強迫拿錢。另外,我們本來應該賑濟饑民,整頓軍紀,使百姓感到大順確實與明朝不同,從而衷心地擁戴新朝,可惜我們一件都沒有這麼做!”
“難道那些當官地沒有罪嗎?”李自成平靜地問道。
李巖定了定神:“這些人當然有罪,但是得天下需要用這些人,只能既往不咎,以後再犯,一定嚴懲這樣才能籠絡人心。”
李自成點點頭,說道:“這一步棋我們考慮不周。”
這個時候的李巖已經完全放開了:“因為我們的信義還沒有建立起來,恩澤還不為官紳百姓們所知道,所以在他們眼中,我們不是一個得天下的氣候。這樣,原來不反對我們的百姓也乘機反對我們,也會同我們作對。今天我們大順朝的危險不僅僅在山海關兵敗,而是在於失去了人心。”說到這裡,他停下來,偷眼看李自成的神色。
痛快地將心裡話說出之後,李岩心中忽然感到害怕和後悔。他明白,像這樣的話,宋獻策不肯說,其他人更不肯說,現在他說出來了,闖王會不會生氣?會不會怪罪他呢?
可是他又想到,既然為大順之臣,處此危急之時,就應該對闖王說出真心實話。倘若大順朝一旦亡了,大家同歸於盡,到那時想再對闖王說實話,就來不及了。忠臣事君,即是以身許國不管吉凶禍福,但求有利於國,而無愧於心的……
“我說李巖,你盡說這些沒用的做什麼,闖王是問你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聽著劉宗敏地大聲問話,李巖抹了一把臉上的雨水,指著後面說道:“向那個方向撤退!”
幾個人朝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都差點跳了起來,劉宗敏大怒道:“李巖,你這是什麼意思,那裡是朱由斌的進軍路線,難道,你要讓我們去送死嗎?”
“聽李公子把話說下去。”李自成顯得很有耐心地制止了劉宗敏。
李巖撥出了一口氣,說道:“朱由斌和吳三桂是結拜兄弟,但是在這次山海關大戰中,他卻以詐死來矇騙天下人。我猜,朱由斌之所以這樣做,為的就是讓我們大順軍和吳三桂、北虜一起最大限度地消耗實力,現在他的目地達到了……”
見幾人聽得出神,李巖侃侃而談道:“我軍和敵人血戰了那麼多天,大家都已經到了精疲力竭的時候,這是朱由斌一直在等待的機會。我軍若從朱由斌處撤退,大順軍尚有七千餘眾,若是強行阻攔,我等奮死抵抗,江南軍反而得不償失,在朱由斌看來,我們已成殘部,殲滅只是早晚的事,他真正的敵人已經變成了北虜和吳三桂,而不是我們大順軍!”
幾人默默地聽著,李自成頻頻點頭,宋獻策站起身說道:
“主上,我以為李巖此計可行!”
“對,反正是個死,就乾脆冒險博一下!”李自成大聲說道:“若是死在朱由斌手裡,也好過死在吳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