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吳三桂和滿清生死存亡的一場大決戰,就在永平這塊地方爆發!
時江南軍投入到戰場的為六萬五千人。清軍合關寧軍全部為八萬九千人,十幾萬人的吶喊甚至能把高山震跨。
而這一場大戰,兩個不同陣營最優秀的將領,在這場血戰中先後全部參戰。
江南軍方面為朱斌、黃飆、鄭天瑞、李天齊、郭飛、劉風、龍默寒、黎風……
在清軍方面則集中了滿清地多爾袞、阿濟格、多鐸、螯拜、阿巴泰、蘇克薩哈……明朝的降將也幾乎一起投入戰場:
平西王吳三桂、恭順王孔有德、懷順王耿仲明、智順王尚可喜、續順公沈志祥、洪承疇、祖大壽……
吳三桂知朱由斌擁兵十餘萬,一線戰場只放了不到一半多的兵力,心中疑心有詐,力勸多爾袞不可在戰場投入全部主力。
多爾袞心中也是如此想法,便命中路吳三桂。左路阿濟格各引一萬人出戰。
朱斌以李天齊與劉風部首戰,一萬五千名江南軍精銳投放戰場。雖然在人數上略處劣勢,但這一批江南軍士兵已是百戰之師,迅速與清兵殺得難解難分。
素以江南軍第一猛將著稱的李天齊,率先在阿濟格處取得突破。貝勒沙格泰不經命令,貿然出擊,被李天齊斬於馬下,頓時引起了清軍不小的驚恐。
李天齊趁機一鼓作氣,連續衝突敵陣,連殺清軍將領七人。斃敵三百餘人,後面朱斌見壯,當機立斷命郭飛部引兩千眾支援李天齊!
就在李天齊部接連推進的時候,阿濟格及時調整兵力,親率主力增援,穩定住了戰局。
時雨越下越大。但雙方誰都沒有退兵的意思。多爾命孔有德領一萬人投入戰場,這員叛將,為了在他的主子面前立功,竟是親自帶兵衝擊,連續突擊劉風部。
劉風本是關寧軍中一員,遼人地彪悍在他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面對孔有德和吳三桂聯手近乎瘋狂地攻擊,以劣勢的兵力。死死地頂在第一線,半步也不肯退讓。
很快,雙方爭奪的焦點變成了吳三桂與劉風處的這一戰場。
一個時辰之內,雙方連續向此處增兵。左路激烈交戰的李天齊和阿濟格。也在不知不覺中逐漸向戰場的中心靠攏。
中午,雨勢略小,鄭天瑞、郭飛等部陸續參戰,而多爾袞則針鋒相對,命令左翼豫王多鐸向中央進軍。
在後督戰的朱斌,立刻命鄭天瑞出戰。
鄭天瑞白馬銀槍率先衝出,一入清兵陣中,清軍合圍,把鄭天瑞部數千人圍了數重,江南軍的旗幟已淹沒在數萬清軍的包圍中,也聽不到擊鼓鳴金聲。
後面江南軍將領大驚,正在驚疑不定,忽聽喊聲大作,就像驟急地鼓聲,白刃排空,濤翻雪舞,呼聲動天地,只見滿清騎兵紛紛墜馬,鄭天瑞和他的麾下將士奮力衝突,銳不可當,白馬銀槍凜凜威風竟是無人能擋!
在諸將英勇作戰的激勵下,江南軍士氣大振,白色計程車兵接連對清軍發起攻擊。而吳三桂的關寧軍和滿清軍也殺出了兇悍之氣,一時間戰場上殺聲動天,到處都是士兵們地亡命搏殺。
此時朱斌指揮的大軍,已投入戰場六萬餘人,朱斌身邊只得五千護衛。當看到中央戰局最是吃緊,朱斌當即果然親率五千兵出擊,一見武英王出現在戰陣之中,江南軍歡聲雷動,勇氣倍增,歡呼中接連發起反擊!
但吳三桂卻越打越是猶豫,江南軍其它兵力去了哪裡?還有那個朱斌地愛將,素有獨臂戰神之稱的黃飆又去了哪裡?朱斌究竟在打的什麼主意?
但是,很快吳三桂的這份疑慮就被打消了,末時,黃飆出現在戰場,三萬多江南軍精銳的到來,迅速穩定住了戰局。
“江南軍主力盡出!”多爾袞咬牙大聲吼道:“決戰就在此時,命令大軍全部給我出動,與朱斌決一死戰,徹底殲滅江南軍!”
血色照映著戰場,刀槍響徹著天空,後世史料記載:
“是日,武英王親率主力決戰,反賊吳三桂、金虜多爾袞部九萬人,武英王部前後抵達各路兵合計九萬餘人。初,武英王人少,不利。末時,黃飆部增援,兩軍兵力持平。江南軍凡武英王,各鎮總兵、副將、參將無不參戰,及至戰況最激烈時武英王身邊竟只得百餘親兵。
金虜以疲憊之軍參戰,至山海關而至永平,一路與闖賊激戰連連,其將已成疲將,兵已成疲兵,初鋒銳雖盛,然終不能久戰。
申時,金虜之勢漸弱,江南軍大舉反撲……”
就在江南軍慢慢控制住戰場局勢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