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陷落,錦州落到清軍手中也已為期不遠,曾經龐大無比地大明王朝。看起來已經逐漸走到了歷史的終點……
……
就在明軍於松山遭到恥辱性失敗之前,在另一線戰場,所向披靡的江南軍卻依然在繼續著他們不敗的神話!
崇禎十四年三月,鏡之佛郎機總督馬士加路也在得到本國增援而來的一千八百名士兵之後,拒絕了將鏡交還給伐罪軍的要求。並且開始積極備戰,將島上地大明子民全部集中起來。強迫他們為自己構築工事,又連同島上原有的兩千名佛郎機士兵,連同一千八百名援軍,分配到了各處抵禦伐罪軍即將到來的進攻。
而在同時,伐罪軍也得到了充分的補給。大量藥品和大夫的到來,控制住了臺灣的疾病。而新任臺灣最高行政長官張雲樂所採取的卓越有效的措施,也穩定住了臺灣地治拿,和原住民與新移民的融合問題。
在這樣的基礎上。在得到了三千名士兵的補充,在與龍閣、李德等將商量之後,大明崇禎十四年三月十七日,伐罪軍主帥鍾建宣佈,伐罪軍剋日啟程,收復大明領土鏡!
需要坐鎮臺灣的水軍統帥龍閣,撥一百九十艘戰艦,以李德為水軍大將,兵指鏡。鍾建領八千伐罪軍士兵,隨後出發。
三月二十一日。李德在海面與佛郎機戰艦遭遇,雙方展開激烈海戰。
做為老牌的海上強國,佛郎機——葡萄牙展現出了它們強勁的實力。甫一接觸,伐罪軍就有兩艘戰艦被擊沉。戰艦的龐大,轉動想較於荷蘭戰艦更為靈活,以及水兵的訓練有素。都保證了葡萄牙戰艦雖然在數量上處於下風,但是卻依然和和伐罪軍水師戰得難解難分。
而當伐罪軍水師主力戰艦“江南”號和“百戰”號加入戰團,戰局迅速發生了轉變。
船體和火炮遠遠超過葡萄牙戰艦,李德親自指揮的“江南”號,準確地擊中了葡萄牙主力戰艦“荷德蒙”號,隨著船體地起火,““荷德蒙”號很快失去了戰鬥力,眼看就要成為“江南”號的活靶子……
可李德並沒有繼續理會“荷德蒙”號。而是立刻轉而攻擊左近的“聖潔”號。這時邊上“百戰”號也增援了上來,在伐罪軍兩艘強力戰艦的聯合打擊下,“聖潔”號千瘡百孔,完全失去了一艘主力戰艦在海戰中應該承擔的責任……
到了二十一日下午。伐罪軍水軍以壓倒性的勝利結束了這場海戰。伐罪軍損失戰艦六艘,失去水手一百十六人。而葡萄牙地損失則為大小戰艦十九艘,水手方面僅陣亡就達到了驚人的七百二十九人!
令人感到有些滑稽的是,伐罪軍水師官兵意外的在海面上救起了馬葛利。幾個月未見的馬葛利,才從水面上打撈起來的時候,樣子看起來狼狽之極,一連喝了兩盞熱茶這才緩過了勁……
“老馬,這麼冷的天,你沒事跳到水裡去做什麼?”李德打趣地問道。
換上了乾衣服的馬葛利,牙齒還是冷得直髮抖,他有些埋怨地說道:“海戰才一開始地時候,我就在自己的船上大聲叫著你們的名字,可你們根本就沒有聽到,還是一個勁地向我的船開火,上帝可作證,我地那艘船上除了帶有自衛的武器外,根本就不是一艘戰艦……”
李德被他的埋怨引得笑了起來:“老馬,這可怪不得我,炮聲一響,誰能聽得到你叫的聲音?再說了,你們這些紅夷都長得差不多,我哪能分辨得清……”
一直等到了鍾建的船上,馬葛利這才說出了其中的原委。
原來,自從受到鍾建委託,前去鏡與馬士加路也談判的馬葛利,隨後隨著馬士加路也的使者一起回到了葡萄牙國內,他向葡萄牙國內正確分析了大明政局的改變,以及新崛起的江南軍之強大,最後著重提到了大明的武英王,為了收復國土堅定不移的決心……
為此馬葛利建議葡萄牙放棄鏡,以一種友善的姿態對待大明武英王,為葡萄牙將來與大明的經商帶來最大的好處。
但是他的這一正確建議,卻遭到了葡萄牙國內一致的嘲笑,在葡萄牙眼裡,馬葛利是一個徹頭徹尾地膽小鬼。懦夫,葡萄牙和狂妄的荷蘭人一樣,認為只要派出自己強大的艦隊,勇敢計程車兵,很
讓那些黃面板的人害怕。
失望的馬葛利,帶著失落地心情隨著葡萄牙派出的艦隊一起回到了鏡。他心裡有著最深的恐懼,生怕在臺灣曾經發生過的一切,會在鏡重演,臺灣死的畢竟是外國人,而在鏡的,卻是自己的國人……
“鍾將軍,我有一個在軍事上的建議請您採納。”馬葛利說完了自己地遭遇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