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2部分

十多歲地祖母,投井而死。

大學士範景文眼見大勢已去,感嘆自己身為大臣不能為天子出力,深深愧疚,從此絕食。十九日京城陷落,傳聞皇帝駕崩,或者說已經“南巡”,嘆息道:

“不知聖駕所在,只有一死,來報答陛下。”

隨即在妻子陸氏靈堂前自縊,被家人救下後,賦詩明志:“誰言信國非男子,延息移時何所為?”向皇宮方向跪拜號哭,縱身跳入龍泉巷的一口古井中。他是內閣輔臣中唯一的殉難者。

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華,十八日率領御史上城巡視,遭到太監阻擋,歸途遇見同僚吳麟徵,握手揮淚,互相鼓勵,誓死國難!

次日獲悉“國難”,抱頭痛哭,拿了印信、官帽、官服,前往吉安會館,祭拜文天祥,題寫絕命詩:“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今日騎箕天上去,兒孫百代仰芳名。”隨後自而死。

像他們這樣殉節的還有惠安伯張慶臻、東宮侍衛周鏡、宣城伯衛時春、陽武侯薛、兵部侍郎王家彥、刑部侍郎孟兆祥、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施邦曜、大理寺卿凌義渠、太僕寺丞申佳胤、太常寺卿吳麟徵等人。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大多數官僚貪生怕死,卑躬屈膝地賣身投靠新朝,追求榮華富貴。大學士魏藻德、陳演等領袖人物,在李自成入主紫禁城的第二天,就前往拜謁,表示改換門庭之意。

魏藻德恬不知恥地說:“臣在內閣三年,皇帝不聽我的話,以至於有今日的下場。”

李自成訓斥道:“你受到皇帝重用,應當為社稷而死,為什麼偷生?”他連忙叩頭,稱呼李自成為“陛下”,說道:“如果陛下赦免我,一定以赤膽忠心相報。”

對於這種朝秦暮楚之徒,李自成根本不屑一顧,命令士兵把他囚禁起來。魏藻德還不死心,透過監獄地窗子,向外喊話:“如果用我,什麼官都可以,為什麼拘押我?”

負責守衛京城的總指揮、京營總督李國,臨陣脫逃,求見李自成。

李自成對他根本不屑一顧:“你身負重任,既不堅守京城,又不為皇帝殉節,厚著臉皮來見我,為什麼?”

李國沮喪得無話可說。連聲稱呼李自成為“陛下”,吞吞吐吐地說道:“陛下應運而興,我願意用餘生為陛下效勞。”人居然厚顏無

這個地步!

李自成勃然大怒:“你辜負你地君主,我為什麼要用你這種沒有忠心的人?誤國奸賊難道還想求生嗎?”

其他投降的官員一千二百多人,按照賊軍的佈告,身穿青衣。戴著小帽,前往會極門集合,自報姓名、職銜,等待牛金星的錄用。

這些昔日八面威風的官僚,如今好像囚犯一樣坐在地上,聽憑賊軍士兵地戲弄侮辱。

後來有目擊者這樣描述他們的醜態:“平日老成者,乖巧者,負文名才名者。利口者,昂昂負氣者,至是,皆縮首低眉,直立如木偶,任兵卒侮謔,不敢出聲。亦有削髮成僧,帕首作病。種種醜態,筆下不盡繪。”

他們從黎明一直等到黃昏,都沒有受到召見。飢渴疲憊之極,橫七豎八地躺倒在地上,醜態百出。李自成對這批降官十分反感,對牛金星等人說:“官員們在城破之日能夠為國殉難地就是忠臣,怕死偷生的都是不忠不孝之人,要留他幹什麼……”

牛金星對待這批前來等候錄用的官員。也很蔑視,用手摸著他們的頭頂,口中“一雙”、“兩雙”的報著數目,如同對待牲口一般。

點完數目後,挑選九十多名,送往宋企郊處聽候差遣。其餘的都押往劉宗敏處等待處分。劉宗敏、根本沒有心思審問,把他們關押起來。這些官員身穿囚服,飢腸轆轆。顧不得體面,撿起士兵丟棄地食物往嘴巴里面塞,丟盡了大明官員的顏面……

取得了北京的李自成,意氣風發。一個諾大的王朝,就這樣毀在了自己的手中,這也許是他過去從來都沒有想到過的,但現在一起卻都成為了真實的事情!

但也有讓他憤怒的,那就是大明地皇帝崇禎和義軍的死敵,武英王朱由斌地逃跑,在責怪了劉宗敏一番後,為了抓到這對大明的君臣,又增派五百人前去捉拿。

正在這個時候,有士兵前來報告,說在一座青樓上,公然懸掛起橫幅,上面寫著“有殺一賊者,賞銀一兩;有擒獲李自成者,賞金百斤”!

本來就被崇禎逃跑而弄得心情大壞地李自成,親自帶著一眾將領來到那青樓處。

只見那青樓上寫著“春意樓”三字,只見樓上坐著一個絕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