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是他從州殺到這裡。一路奔波,連續作戰,氣力早就消耗得差不多了,劉風又是以逸待勞。他哪裡還能擋得住這員猛將?
劉風邊關之將,大小戰鬥不知打了多少。最會抓住機會,一見葛薩爾大刀飛出,更不遲疑,雙手握刀猛力劈下,竟然生生將葛薩爾的一顆腦袋砍成兩半……
後面朱斌正想叫抓個活的,已見葛薩爾血肉橫飛,一具屍體倒地,心裡大叫可惜。
隨著葛薩爾地身死,戰鬥結束。明軍官兵清點屍體,只這一戰,便砍殺了後金甲喇參領以下四百二十九人,實為大明與後金作戰以來一場空前的大捷。
“浩然,你可來得晚了。”見從後面一路追殺來的鄭天瑞趕到,朱斌嬉笑說道:“這裡全都解決了,可沒你的份了……”
鄭天瑞笑道:“只要能殺金狗,管他是誰殺的。”
朱斌指了指滿地的屍體:“將這些屍體地首級全部割下,以石灰仔細醃製,派出五十名士兵護送,將這些首級和盔甲刀槍等物,一路護送到京城,且向聖上報捷!”
鄭天瑞怔在了那:“撫帥,不用先告訴孫承宗嗎?”
“我也想先告訴啊……”朱斌苦笑了下:“可這裡面的玄機,哎,不說也罷,只管按照我的吩咐去做吧,日後我再仔細解釋給你聽……”
從來到這個時代的餓一竅不通,到現在對大明官場和崇禎這個人的瞭解,朱斌已經慢慢摸索出了一條為官之路。
自己之所以這麼做,說穿了就是純粹為了討好崇禎。這次功勞本來就是崇禎送給自己的,這樣一來可以讓崇禎高興,畢竟這是場暢快人心的大捷。二來也是向崇禎傳遞一個訊息,自己心裡只有當今聖上,也只忠於當今聖上!
自己在崇禎的心中,本來就是個“老實人”,這麼做了,或許只會讓崇禎以為自己憨厚,一點不懂得人情事故,一心只想著對皇上負責,雖然未免有違慣例,容易遭到非議,可在崇禎地心裡,卻又是另外一種想法了……
朱斌有時候也覺得自己這麼做有些卑鄙了,可要想在這個環境生存下去,要想在這個朝廷把官當下去,好好的做些事情,就算再卑鄙的事情,朱斌也絕無反悔願意做下去……
隨著遷安、州等地的連續丟失,後金軍隊又遭到伏擊,損失慘重,這時候阿敏才感覺到了事態地嚴重性,可此時明軍氣候已成,士氣高漲,反擊已無可能。
隨後,孫承宗率部步步緊逼,連連得勝,萬般無奈的阿敏,被迫下令全線撤退,親率大軍出山海關,明軍順利收復州等四城,史稱“遵永大捷”!
這是大明王朝一次空前地勝利,自州等四城被後金佔領以來,漢人百姓已經不知多少時候沒有見過自己的軍隊了,這次看到明軍奮勇,驅逐後金,城裡的百姓歡呼聲、慶祝聲日夜不絕,明軍士兵成為了鄉民中最受歡迎的人……
而孫承宗、朱斌這兩個名字,也成為了婦孺皆知的人物。尤其是朱斌,自從從軍以來,無一敗績,屢次大破女真名將,加上他又年少,百姓最喜編織美好的故事。很快的,關於朱斌的種種傳說就傳遍了九邊之地。
“少年英雄”、“百勝名將”,類似的綽號層出不窮。“年方十八,用條金槍,銀盔銀甲,與女真猛將葛薩爾大戰八十回合,刺葛薩爾於馬下……”
“一千多女真士兵圍住了朱斌,朱斌卻毫無懼色,一條槍、一個人只殺了個七進七出,殺得金狗膽戰心驚,望見白色人影無不風靡……”
這些荒謬不經的故事到處都能聽到,弄得劉風倒是老大不樂意,那葛薩爾明明是自己殺的,可到了那些老百姓的嘴裡,怎麼變成了撫帥的功勞?他撫帥大人可是從戰鬥開始,從始至終連刀都沒有拔出來一下過……
而孫承宗卻沒有心思去理會這些無聊的故事,州等四城已經收復,目下他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穩固這一戰果,爭取將戰線繼續向前推進,有可能的話一直打到女真的地盤上去,甚至一舉而解決邊關之患。
“帥爺!”就在孫承宗殫精竭慮的時候,山西總兵馬世龍走了進來:“我剛得到了一個訊息,朱斌設伏成功之後,命人割取金狗首級,並派人連夜往京城告捷,這分明是根本沒有把帥爺放在眼裡!”
孫承宗也有些吃驚,他坐了下來,端起茶水,卻沒有送進嘴裡,皺著眉頭想了好一會,這才戰顏笑道:“我明白了,這也是朱巡撫的自保之計。哎,他年紀不大,能夠考慮到這一點,很好。若他能忠心報國,當是個百年難遇的奇才,說不定我大明的希望就在此人身上……”
馬世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