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撫決定先疏通鎮江到杭州的江南運河,這段長六百六十餘里,一旦疏通,對呼叫物資將起到巨大的作用。同時,也能緩解災民的安置問題。告訴百姓。招收十五以上,五十以下的壯勞力,那些老弱婦孺,專行做飯等雜事。視工種不同,除了一提三餐外,工錢各不一樣……”
這一點朱斌是有所考慮的,疏通運河意義重大。當年揚州是裡運河的名邑,隋煬帝時在城內開鑿運河,從此揚州便成為南北交通樞紐,藉漕運之利,富甲江南,一舉成為中原最繁榮的地區之一。
黎風有些猶豫地說道:“可是,這將是一筆非常大地開支,江南雖然經濟狀況正在好轉,府庫也較以前充裕,不過各處都需要用錢,排程實在困難……”
“問那些商人要。”朱斌想也未想就說道:“告訴他們這是他們先期投資,將來官府還要建立通商口岸等等,現在誰拿出的錢多,等運河疏通之後,誰得到的回報就多。不然,等著看別人大口吃肉,他們連湯都喝不上吧!”
黎風笑了一下:“撫帥,還有件事,我對掌管錢糧等事做起來實在吃力,不是黎風偷懶,實在是怕耽誤了大人的大事,因此,還請大人另擇賢能……”
朱斌知他說地是實話,人又有所長,這世上可沒有樣樣事情都精通的人,可目下自己這些手下,除了陶一元外,能接替地人實在不多……
“我願保舉一人。”見朱斌一副為難的樣子,早就盤算好的黎風說道:“海鹽守備陶海,為人精細,善算計,又出身商人世家,從往前之事看來,其勝任此職綽綽有餘。大人可將其從海鹽調回杭州,以為重用!”
朱斌拍了一下自己的額頭,怎麼把這個人給忘了?他早就發現陶海這個人要讓他領兵打仗可實在有些勉為其難,可在排程後勤,治理錢糧這些方面,卻有著別人難以企及的天分!
“好,立即把陶海調回來,以徐軍接任海鹽守備。”朱斌很快就做出了決定:“同時,我還有個想法,就是大量徵召商人、有特長的匠人進入官府,可以給他們一個官做,江南一帶的經濟必須繁榮起來……”
朱斌的構想非常宏大,他要大力提倡發展商業,並且鼓勵投資,繁榮工業產業,在某些方面,為了達到自己的這些要求,甚至不惜會採取一些強制性的手段。
其實朱斌心裡非常清楚,明朝的工業遠比後來的滿清強大。
在建築業上,明朝的燒磚技術世界聞名,而在金屬冶煉、造船業上也是遙遙領先,西方傳教士甚至說:“明朝皇帝可以用船在澳門和呂宋造一條橋樑。”這雖然有些誇大,但也充分反應出了明朝造船業的強大。
到了明末,大明的工業產量依然佔據了世界工業產量的八成以上,這是一個何等觸目驚心的數字。
中國的工業之所以在後來大大落後,完全都是其後滿清政府做出來的好事。其一是清兵的屠刀將無數工業城鎮化為廢墟。其二,是清朝的歷代皇帝從來都不重視工業,他們認為:“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則田畝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多次表示“招商開廠……斷不可行”,“礦廠除嚴禁之外,無二議也。”……。
只是自己的這些計劃看起來有些龐大。要想切實落實的話。非得大量徵召有這方面豐富經驗地人才不可。不過這一型別地人才,大多有些怪毛病,要想讓他們樂意為自己效勞。非得大動腦筋不可……
帥,這段時間,總計徵召士卒兩萬餘人,經過挑選,人,得兵一萬二千遇人。”等黎風說完後。黃飆上來說道:“只是兵器器具俱不完整,請撫帥調撥銀兩……”
他話還沒有說完,水軍龍閣又上來說道:“還有我們水軍,準備新增戰船二十八艘,火炮若干,士兵……”
朱斌幾乎就要吐血,這些人簡直就像是在打土豪,難道自己真的是大財主。想要多少錢就可以變多少錢出來?雖然靠著浙江商人弄到了一批銀子,可這錢哪個地方不在等著用?全用到了軍隊上面,別說那些想要錢生錢的商人不肯答應,就連自己也就未必肯了……
當官果然不是件有趣地事情。就在朱斌大傷腦筋的時候,忽然靈機一動。拉過黎風悄悄說道:“你說本撫聖陶一元為江南鹽課提舉司提舉如何?”
黎風稍稍怔了一下,隨即笑道:“大人英明!”
朱斌也頓覺自己果然大是英明,給商人頭頂上安個官帽子,對商人來講可是莫大的榮幸,頓時可以身價倍增,那陶一元必將對自己感恩戴德,豈有不盡心做事的道理?到時候誰來要錢,只管往他身上一推便可,犯不著自己再來大傷腦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