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定道理的,雙足跏趺,使得整個人的身體就跟六和塔一樣穩穩當當,由下往上一層一層,這樣坐下去穩如泰山一般。
而按照古代的道家醫理來說,“精從足底生”,那是一直以來都被中醫學說推崇的至理。
在盤足曲膝靜坐的時候,如果會感覺足腿痠麻,那是說明足腿的神經與血脈並不通暢,證明人的健康已經存在潛在的問題了,正所謂是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打坐煉氣之時,如果能將丹田中的那股氣從臀部通到大腿、膝蓋,一節一節通下來,要經歷過痛、癢、麻、脹、冷、熱,等到最後內氣一走通,痛麻就好了。
人體的兩足,就好像人參的枝叉,所以把兩足盤曲起來,等於把一株人參或松枝捲曲成結,使它的生髮能力,不致再向外面分散,返歸根本而培養它的本源,因此使其本身更加健壯。
所以佛道二宗的雙足跏趺,對入定煉氣乃至普通人鍛鍊身體而言,都是有著很大益處的,尤其是像方逸現在身上經脈不通的情況下,用打坐的姿勢來入定修煉,其效果要比睡覺自然恢復好得多了。
“這小夥子,看樣子還真是修過道啊?”
見到方逸擺出來的姿勢,孫連達暗自點了點頭,他是知道雙足跏趺這個名詞的,不過就算是在孫連達的那些所謂的佛道居士裡面,能將這個姿勢做的如此標準的,那還就是隻有面前的方逸一人而已。
“這種情況下修煉,還真是從未體驗過的啊……”雖然閉上了眼睛,但方逸對四周的感覺卻是變得更加敏銳起來,他能清楚的感覺到孫老的目光就一直盯在自個兒的身上。
道教靜坐所追求的自然是入定其中,進入到深層次的修煉中去,方逸曾經在深山瀑布前都打坐過,所以外界的干擾對他來說不算什麼,現在方逸要克服的是自身那種痠痛所帶來的影響。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方逸心中默默誦唸著道經,強自讓自己的注意力從身體轉入到內氣之中,用自己強大的意念來指引內氣在體內行走,不過這次他行走的卻是大周天,除沿任督兩脈外,也在其他經脈上流走,用以緩解肉身的疼痛。
方逸的師父曾經說過,人類進化到現在,只不過是在進化的道路上走出了一小步,人類的身體潛力無窮無盡,可以說每個人的身體都是一個神秘的寶藏,只是沒有人能將其開發出來而已。
不管是佛道修煉,或求白日飛昇或求成佛成仙,其實最終的目地都是開發自身潛力,只是現代科技昌盛,人們將更多的關注點放在了科學發展上,卻是忽略了人身可以自持的根本。
“果然有效果……”
深深的吸了口氣,強忍著身體傳來的痛楚,方逸執行著那股內氣遊走著周天,當內氣執行過後,方逸的那部分身體頓時感覺一陣輕鬆,痠痛雖然還在,但卻是消減了很多。
當一個人關注某件事情到了極致的時候,就會忽略到旁邊所有的事物。
方逸就兩三歲的時候就被老道教會了雙足跏趺,這種修行已經深入到了他的骨髓之中,短短几分鐘過後,除了身體偶爾傳來的那絲痛感之外,方逸的神識全部都沉浸到了丹田之中。
在內氣透過方逸胸口傷處的時候,方逸的身體輕微的顫抖了起來,但是當那股內氣從傷處遊走而過繼續行走周天之後,在那被紗布包紮的傷口處,卻是悄然結起疤,這比正常人的恢復要快了好幾倍。
不過方逸遊走的這個大周天,嚴格說起來還是偷工減料了的,因為有許多穴道他並沒有打通,否則按照道家的修煉體系而言,方逸那就是進入到了煉氣化神的境界,也正是內丹術的第二階段。
道家煉氣,分為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被稱之為百日築基,目的是要打通任督二脈,使得自身產生內氣行走周天,這是煉氣修道的根本所在,就像是蓋房子的地基,在百日築基之後,自然而然的就能進入到煉精化氣的階段。
其實武俠小說中所說的什麼打通任督二脈難於登天,打通之後就天下無敵,這多少有幾分誇大,打通任督二脈充其量只是會讓自身內氣通暢強身健體而已,力氣都未必見得會比普通人大多少。
不說生活在深山大川中的那些隱士之人,就是在城市裡都有不少習武之人都打通了任督二脈產生氣感,就像是方逸的師父有一姓南的老友,在十來歲的時候就打通了任督二脈。
只是老道士的那位老友在百日築基到了煉精化氣的境界之後,卻是受到外界各種誘惑所影響,從此就再沒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