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泰州百姓興起了向士兵打探故事的風氣。
這也是泰州百姓第一次對於遠在京城的大明至尊產生模糊的印象。
在此之前,對於百姓來說,一朝天子一朝臣,誰當皇帝並沒有什麼區別。
作為國家的暴力機器,同時也是天子形象的代言人,士兵的所作所為,也讓泰州百姓對於這位至尊產生了好感。
一個小孩待在人群之中,安靜聽著大人們的對話。
不由得,他想起了那個想要保護自己母親的人,於是便問道:“要是那位那麼厲害,為什麼你們不快些過來?”
聞言,士兵的目光看了過來,當看到小男孩的時候,他便記了起來,對方是那在賊軍中尋找保護他母親的人的那個小孩。
身旁的大人拍打了小孩的身體一下,氣憤道:“若不是各位軍官,泰州不知還要死多少人,整個揚州府都不知道能不能保住。”
說著,那個大人轉頭對士兵道歉,道:“大哥別介意,孩子還小,不懂事。”
“沒事。”
士兵看向孩子,解釋道:“當時我等在舟山剿匪,寧波舟山島上,近萬海寇聚集,若不處理,與泰州賊人遙相呼應,那麼整個南直隸與兩浙都恐遭災。”
頓了一下,士兵繼續道:“再者,若無軍令,我等也不得調動,孩子,大明有很多不足,對於你,某感到抱歉。”
“但是,你不該責怪我等,若是可以,我等也不希望有如此慘劇,你應該去責怪那些賊人,是他們鼓譟灶丁掀起動亂。”
士兵的表情很嚴肅,雖然可以理解對方的心情,但理解歸理解,不能去肯定對方。
好人就不該被刀架著。
雖然傷亡不大,但是部隊還是付出了犧牲。
孩子雖小,就算是童言無忌也會讓人心寒。
眾人都沉默了下來,其實,這並不只有孩子一人會這麼想。
只不過,成年人比孩子更會隱藏。
士兵看似是在對孩子解釋,也是對百姓們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