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大明的行政經濟中心。
藤原佐需要好好觀察腳底下的這座城市。
而朱祁鈺下朝後,就往景仁宮而去。
景仁宮本來就在西城,而藤原佐也有幸能看到聖人鑾駕。
對於大明至尊好好的皇宮不住,偏要新建宮殿這種事情,只有在一開始時,有人會討論,之後就沒了聲音。
理由很簡單,會賺錢的皇帝,愛住哪裡就住哪裡。
朱祁鈺都不需要過多解釋,自然會有人站出來為他找各種各樣的理由。
整裝的護衛,隔三差五的就會來往皇宮和景仁宮之間,也算是京城一道有名的風景。
慕名而來的人,就在街道的左右駐足觀望,藤原佐就在其中。
和倭國那種狹小的人力步輦不同,儀仗的威武,第一次看到的人都能感受到無比的震撼。
武藤太郎眼中滿是敬畏,而麻達二郎則是崇敬,與藤原佐不同,他們是見過聖人。
車隊不急不緩,莊重肅穆從街道駛過。
武士們看著英武的儀仗隊,身高給他們帶來很大的威壓,自卑油然而生。
倭國之所以被賦予倭國之名,就是因為漢光帝看他們普遍個頭矮,所以取了個倭字。
而這樣的影響,在唐中宗時期,元明天皇這位女帝以“和”代“倭”,附以“大”開頭,自稱大和。
在華夏語境之中,禮之用,和為貴,而大和是和協、和平之意,可自稱大和的倭國,卻無法理解所謂大和的深意。
飛魚服的護衛駕馬,目光好似隨意的掃過人群。
使得武士們紛紛低下頭,不敢與他們有視線上的碰撞。
當整個隊伍離開後,人群才再次流動了起來。
藤原佐能聽到,身邊百姓的談論,無非是這次運氣不好,沒有看到聖顏,然後就是各種不知道從哪裡聽說的新鮮事物。
“他們說的報紙,是什麼東西?”
身邊就有一個華夏通,所以藤原佐有問題,自然而然就問麻達二郎。
“報紙?”
麻達二郎想了想,環顧了一圈,然後指著一個人,道:“就是那人手中的邸報。”
順著麻達二郎的手指,藤原佐看到了那被摺疊放在手中的報紙。
“我離開時,報紙很便宜,只要幾文錢就行,裡面會記錄著京畿周邊,或是整個大明的大事。”
麻達二郎的補充直接讓藤原佐瞳孔地震。
“足不出便知天下事,豈不是道德經成真了?”
藤原佐如同喃喃自語般說著。
頓時,麻達二郎也瞪大了雙眼,之前沒有往這方面想,被藤原佐提起,還真是。
倭國的文化皆取自華夏,其中,宗教更是由華夏過濾一遍才傳入倭國。
儒釋道在倭國的影響力巨大,而道教便異化成神道教,與倭國佛教相互制約。
無論是靈符或是祀星,也或是對鏡、劍、印的崇拜,道教對於神道的影響在方方面面都能看出來。
而道德經便是出自老子天尊之手,藤原佐自然認識。
相比倭國把道法自然異化成千萬神靈,大明直接將其中的不出戶而知天下給具象化出來,這種精神上的衝擊,不是常人所能想象的。
“哪買?”
下一刻,藤原佐便迫不及待問道。
“書店。”
麻達二郎直接回答。
而武藤太郎看著奇奇怪怪的兩人,根本不知道兩人在搞什麼鬼。
屁顛屁顛來到書店。
在一眾商鋪之中,有一家非常顯眼的書店。
抬頭看牌匾,就能看到【三味書屋】的燙金大字。
雖然俗氣,但只要往裡面瞧幾眼,就會立馬將念頭給打碎。
書店採取半開放式,如同格致院的圖書館那般,提供閱覽座位和茶飲。
一群人湧入書店,在進去的那一刻,藤原佐就後悔了。
櫃檯前的老人抬眉,看到人群,帶著些許斑白的眉毛就皺了起來。
通政司下轄的書店,自然不會拒絕任何顧客,可毛毛躁躁的人,總是讓喜歡讀書的人不喜。
武藤太郎作為高階武士,家教還是有的,但其他武士就不一樣了。
左顧右盼的驚呼,讓不少正在看書的人抬起頭,面露疑惑投過來目光。
“你們,出去。”
藤原佐低著頭,努力壓低聲音,對著武士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