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房屋上的炊煙,是家中有人等待的模樣。
鐘鼓樓的暮鼓發出悠揚而深遠聲音,蘇州城從繁華逐漸變得寧靜。
跟著張全才回到張府,李軍和檔頭就在不遠處長租了客棧。
街道上逐漸人影稀疏了起來,可是蘇州的酒樓卻變得異常的熱鬧。
小巷十家三酒店,豪門五日一嘗新。
文人墨客們就喜歡站在酒樓上吐出豪邁的詩詞,最好身邊還能有佳人相陪,一晚風流書畫出整個蘇州的風光。
京城,天邊的太陽昇起。
文華殿內,朱祁鈺高坐上首,其下尚書總憲依次站立,靜靜看著上首的人翻動著奏摺。
于謙提交了明年裁軍計劃,並且附上了其他尚書的花名冊,每個參與的部門都有被提及。
“嗯,可行。”
朱祁鈺看完之後,抬頭看向下首,道:“諸卿用心了,便依照於卿計劃推進。”
“是,陛下。”
于謙當即躬身拜下,領下了聖命。
“朕收到成國公訊息,言耽羅島常年有海寇聚集,危害我國沿海,此事諸卿有何見解?”
裁軍的事情是經過內閣群策群力,而朱祁鈺便不在原本的計劃上畫蛇添足,旋即就將議題引到了下一個。
聞言,下首的官員都愣了一下,那耽羅島是什麼地方?
在場的官員,對於境外的情況並非全知,所以朱祁鈺話音落下後,就有內官上前,分發了一份資料給眾人,如此也能讓議題進行下去。
當看到耽羅島那有點錯綜複雜的關係時,不管是于謙還是其他大臣,都感覺有些頭疼。
果然聖人還是會給人出問題。
這耽羅島,名義上的歸屬乃是朝鮮,可朝鮮並無實際控制,大明要去清剿的話,確實有些出師無名了。
耽羅島離大明沿海並不近,若是從輿圖上看,好似不會給大明帶來什麼威脅。
可恰恰就是這樣的海寇窩點,才會有侵擾大明沿海的能力。
再說了,其上多是大明流放之徒,各種意義上的前朝餘孽,在沒有詳細的瞭解,就只能預設敵對關係。
因而,若是耽羅島不處理,那可能沿海就是千日防賊了。
一邊是裁軍,一邊是又要動刀兵,于謙揉了揉眉間就思索了起來。
整個文華殿都安靜了下來,這在小朝會中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而朱祁鈺只需要等待,等待下面給他反饋。
他倒是沒有想得太過於複雜,既然老朱繼承了胡元,那麼朱祁鈺也能斥責朝鮮欺君騙島,這是一種強詞奪理的做法。
可國與國之間,真正的道理是實力。
當然,要是懷柔一些,大明可以考慮從朝鮮手中租借,不過,這種自己出兵平定,然後還要出錢租用,豈不是出錢出力的冤大頭了。
光是這一點,那麼肯定會引來不少人的反對。
在倭國的經濟價值還沒有提升到某種程度之前,費財勞力,更要調動海軍,結果就是為了一個偏遠小島,這樣投入成本太大,太不值得。
大體上了解了情況經緯之後,于謙開口道:“陛下,成國公才出兵倭國不久,這耽羅島,臣以為並無出兵之意義。”
“說說。”
朱祁鈺面色不變,淡淡開口道。
“稟陛下,這耽羅島關係尚且不明朗,如今大明對倭並無敵對,無需如胡元那般,以其為軍事樞紐,當前可先擱置不管,若是成國公在倭國一切順利,待我大明有需之時,再施以重拳。”
于謙的想法很簡單,既然這地方有問題,那就放著,等大明需要的時候,這個問題會成為解決另一個問題的答案。
也就是說,大明不出兵,但最好是朝鮮也不能徹底解決海寇,如此便是最好的狀態。
朱祁鈺揚起嘴角,果然于謙是十分務實,且凡事優先考慮大明。
當然,于謙有這樣的想法,基礎建立在大明擁有強大的海軍的情況下,否則明知道那裡就是匪窩,而且還是侵擾自己的匪窩,不解決就是養虎為患了。
“可還有其他見解?”
朱祁鈺掃了一眼其他人,開口問道。
“陛下,臣以為,若是耽羅島不解決,或許會妨礙海商貿易,不過,於尚書所言有理,可臣覺得,理應要求朝鮮國王防止海寇影響航道。”
大明以東也就朝鮮和倭國了,雖然只有兩國,但在國邦之中,算得上富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