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閒談,關係到江凡日後證道之路,所以容不得任何謙虛。而且雖然在心中江凡敬重韓非和李斯,但是若單論學說高低,江凡自覺勝過他們兩人,因為這兩人主要的成就還在於社會世界,而對於自然世界,如宇宙本源的探索等,卻要淺薄的多。
而江凡的虛無之道則首先是對宇宙本源的探索,然後再延伸到了社會世界。
荀曄並沒有為江凡的狂妄而不悅,依舊溫和道:“當年韓非與李斯投入法學之中,自成一家之說,荀子曾出題考驗:天下有禮,人而又德,歸真而有序,何須法?”
荀子說,天下有禮的約束,所有人都有了道德,整個社會井然有序,和諧相處,為什麼還要法呢?
江凡臉色凝重,聽到這裡,他就已經猜到,恐怕今日荀曄就是要用當年荀子考驗韓非李斯的話考驗他。
果然,下一刻,荀曄正襟危坐,他目光灼灼,大放青光,嘴中緩緩說道:“天下有禮。”
轟隆隆!
江凡聽到虛空突然炸響,這不是一處炸響,而是整片整片的,似乎所有的虛空在炸響,在這一刻,江凡突然感覺到天地法則在急劇波動,論道臺上,無數的禮之法則在急速匯聚,其他法則甚至空間時間法則都在排擠掉,到最後,整個論道臺上竟然只剩下了禮之法則。
這是一種奇妙的狀態,雖然沒有了時間法則和空間法則,但是實際上卻有時間和空間,只不過在這種奇妙的狀態下,所以的法則全部被禮之法則代替。
第592章 天下大同
言出法隨,這是身合天道的表現,需要極深的法則領悟,從而引動法則共鳴,一言而定天下。
荀曄似乎恍然未覺,繼續緩緩說道:“人而有德。”
隨著他話落,江凡感覺到小小的論道臺在此刻似乎瞬間擴張成一個世界,在這世界之中,無數生靈演化而出,每一個民眾都自覺地遵守著禮,不敢約雷池一步,同時他們都擁有著高尚的道德情操,仁、義,信,善,智等等,幾乎所有的美好品德他們都擁有。
“歸真而有序!”
在外遵守著禮節,於內遵循著道德規範,所有的人各自擺好自己的位置,不逾越,整個社會都井然有序,和諧美好,每個人都能在這社會中獲得極大的快樂和滿足。
江凡深處在這個禮法世界中,浩瀚的禮法的力量衝擊進他的神魂之中,要強行的改變他,讓他放棄除禮法外的任何道,此生只以禮而為。
世界中到處衝擊著禮法的洪流,江凡感覺就像是大浪之中的一葉扁舟,隨時都有傾覆的可能。在他神魂深處,突然冒出一個聲音,或者說是一種意志,認為禮才是這個世界最本源的存在,所有人都只有認可禮,才能找到生命的意義所在,探索到宇宙的本源奧秘。
江凡臉色凝重,面對禮法的侵襲,他催動虛無之道玄奧,一股玄之又玄的氣息從他身上勃發而出,被他強行化為法則,在他周圍展現。
此刻的江凡似乎消失在了禮法的世界中,但是他卻又是真是存在,因為他並沒有從論道臺上消失。在他身體之中似乎有著兩個世界在凝聚,兩個真實卻又虛幻的世界。
“何須虛無?”
轟隆隆,禮法世界裡到處都是巨響,無數民眾口中頌著禮記,一句句禮記經文化形而成,組成一條條禮之法則,猶如一條條用神鐵打造的鎖鏈,橫貫虛空。
法則鎖鏈在禮法世界中亂舞,在江凡頭頂上空瘋狂匯聚,最後組成一個無比巨大的禮字,猶如一座太古神山,散發這無盡厚重的禮意。
禮之神山轟然墜落而下,雖然速度緩緩,但是浩瀚而偉岸的意念卻早就噴發而出,轟隆隆的衝擊著江凡,想要摧毀他的意念。
辯論就是意念的比拼,只是凡人的辯論從辯詞中體現出,而元神境武的辯論,直接是意念化形,借天地之力,勢大力沉,一旦支援不住,便是信仰崩潰,徹底淪陷。
天下有禮法的約束,所有人都有著高尚的道德,世界和諧美好,這已經足夠了,要虛無之道有何用?
這是荀曄對江凡深刻的質問,是在大道層次的質問,如果江凡無法反駁,無法證明虛無之道的意義,那麼虛無之道自然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雖然禮之神山之存在於禮法世界中,但是其中浩瀚的禮意卻早就透過虛空,擴散到整個論道場中,所有人此刻都感覺心頭壓著一座禮之神山,無時無刻不在散發著各種禮節之意,督促人時刻要遁形禮法。
“禮法不愧是人文第一法,如此厚重的法則經意,一旦意志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