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幸好他與同為文士的蘇則關係不錯,和姜敘也是姑表親,姜敘的姑姑是楊阜的母親,所以沒有被完全排除在外,還有一定的言權,但主事權卻被毫不留情的給錄奪了。
職位最高的楊卓成了參謀,餘下的三人又各自爭論不下。
姜敘是涼州東部地區地方實力派的代表,早在馬韓橫行西涼時,他就展露了頭角。後主動投入韋端麾下,職位不住的升高,實力慢慢的擴大,雖然是依靠了曹軍這棵大樹。但他在歷城經營多年,麾下部署為他之命是從,沒有他的點頭,就連韋端、韋康都調不動隴西的兵馬。
算是個極典型的山頭主義成功者!
再加上漢末涼州幾十年大混亂環境。養成他實力第一個的觀點也未嘗不正常!
蘇則起於微末。是曹軍第一次大舉西進時被曹操掘出的人才。一顆紅心赤膽滿是對曹操的感激之情。可同樣,滿身文人士氣的他對姜敘這樣的小軍閥不怎麼看在眼中,對於夏侯德這樣出身好,少許努力就能登上高位的權宦子弟更是心存鄙視。而更要命的是,夏侯德這傢伙剛剛獨立領軍,心氣甚盛,之前又刷了韓遂一把,大出了一把彩頭,是以心中自視甚高。而他身份又高貴,是以平日與涼州諸人往來中言語上很不注意,常常流露出居高臨下的口吻。以至幾個月下來榻沒能與姜敘、蘇則建立的友好關係,甚至還讓姜敘、蘇則心中暗憤。雙方僅僅是表面上共事罷了!
此次夏侯德將棲罕的一萬五千精銳曹軍悉數拉出,實力上遠出姜敘。就算是蘇則的三萬部眾也不見得能比得上他。
夏侯德心中有意登上“帥位”卻愕然現被姜敘、蘇則給聯手抵制了,連無一兵一卒的楊阜都隱然表達了反對。
如此兩軍相會多日,統一的指揮權卻始終未能確立,事情竟然是四人合著商良。這樣一來所引起的連鎖反應就是,在劉琰前來下戰書的時候,相接待的變成了歷城的東道主姜敘,夏侯德和蘇則、楊阜分列其下左右兩側。
“在下魯國劉琰,此次前來不為他事,僅為下戰書而來。”劉琰從袖口處掏出一封表書。旁邊自然有姜敘的親隨接過,再遞呈給姜敘。
“戰書?”姜敘臉上一呆。實在是沒想到劉備軍遣人竟是來遞戰書的。接過來打看一看,“漢上軍將軍劉憲,徵虜將軍張飛至書偽魏涼州治中楊阜、撫彝將軍姜敘、武威太守蘇則、偏將軍夏侯德:竊謂夫為將者,不動如山嶽,難測如陰陽;識地理之平康,察陣勢之期會,揣敵人之短長也。
嗟爾無學之輩,上逆穹蒼;助篡國之反賊,吾軍兵強馬壯,大將虎奮龍鑲,掃秦川平壤,蕩偽魏丘荒…刪……
即明日曆城之下,辰時正點時分。軍會龍虎,決一勝負!”
一個偽魏,一個。篡國反賊。看的姜敘是滿面的悶氣,狠狠地剜了一眼平靜無波嘴角上還帶著微笑的劉琰。姜敘甩手把戰書給了
由蘇則而楊阜,最後一個傳到夏侯德手中。這個順序瞧愕夏侯德氣悶不已,看了戰書後則更是火氣沖天,把滿肚子的火氣全撒到了劉琰身上。“來人給我拉下去,亂棍仗斃”。
“夏侯將軍息怒,不要忘了大禮:兩軍交戰不斬來使。”蘇則沒好氣的甩出了一句,他心裡面也想給劉琰一個難忘的教。那兩個詞實在太讓他噁心了,而且劉琰嘴角始終掛著一絲微笑,蘇則怎麼看都覺得是一抹嘲諷,可就如他說說,明面上的大禮還是要照全的。劉琰殺不的!
“承相坐鎮中原,受天子命而平討天下亂逆,忠心為國數十年,怠而強敵不諱,盡忠職守,兢捷業業。豈容你等賊亂信口汙衊。
”楊卓大聲喝道,可不能讓劉琰就這麼的走了,“扶漢室於危難,救萬民於水火,此皆乃承相之功勞。今承相寬慈仁厚,恐多傷百姓,是以不加刀兵,而休養民力。偏偏你被亂賊,不識天數,強要相侵,理宜珍滅!如省心改過,宜即早回,我兩軍各守之前疆界,以成鼎足之勢,免致使生靈塗炭,汝等皆得全生!”
“哈哈哈 ”劉琰仰天一陣長笑,手指隨著身體的顫動亂點著楊阜。“楊阜,你好利的一張嘴。曹賊欺君罔上,篡權禍國。明託漢相。實為漢賊,天下仁人志士皆可誅而殺之
“吾主玄德公,帝皇后胄,立誓匡扶漢室,雖屢受伐難,矢心之志卻不敢忘懷於心。且受當今天子衣帶血詔,安肯不傾心竭力以討賊乎!汝曹氏不久為漢所滅。爾等祖父皆為漢臣,世食漢祿,不思報效。反助篡逆,豈不自恥?”劉琰話說這,斜眼瞄向了夏侯德。
夏侯氏,悉漢初功臣夏侯嬰之後;算是標標準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