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一個決定,那就必須全身心的去完成它。張鄰心中清楚,翼城的龐統數日不見出頭,並不是畏懼避戰 而是在用上邦城來耗損曹軍的兵鋒。對於上邦他並不是一點都沒有留後手,君不見望垣的張翼部一萬大軍時刻都在枕戈待旦麼!相信在馬忠真的堅持不住的時候,張翼定會領兵殺出,而其後龐統親率的兩萬兵馬也同樣會在一日之內奔赴到上邦城下。
龐統的戰略不可謂是錯誤。但這樣常見的、穩妥的戰略方針常常也會很容易的被對手一眼識破。
如之前夏侯淵、張臺愕打的主打上邦,吸引劉備軍來援。蔣使天水劉備軍主力全部出城,然後曹軍橫野一戰,爭取在野戰中消滅劉備軍主力。
雖然天水的劉備軍有三萬人馬。跟著又續續折回了七千無當飛軍和關平部一萬人馬楊千萬部五千氐族兵駐守興國,可裡面前是些什麼貨色,夏侯淵、張徘卻都是清楚地很。所以他們自認自己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去打好這樣的一場仗。
若是放在劉憲前世的那今年代,這樣的戰略戰術就應該被賦予一個極大眾常聞的名號 圍城打援。某黨部隊的拿手好戲!某國人民在國產電影電視上經常能聽得到的一個用詞。
然而軍機瞬息萬變,前一刻還佔據著上風的曹軍。在下一刻卻落入了兩難之境。進有大風險,退又有大不甘,進退“兩難”無法一時決斷。
現在決斷終於出來了,保曹軍在涼州的一席之地,被這個念頭完全佔據了心神的夏侯淵、張鄰決定。強攻上邦城池。
在西涼軍可能趕到之前,拿下上邦城,如此他們就能在渭水之南有一塊立足之地,並可以此為據點,來完成他們的預定目標。
當然,夏侯淵也不會把希望全部寄託在這一點,在進取的同時,給自己預備一止路也是必須張徘督軍攻城的同時,夏侯淵一連秧飛門…暫將令: 撥調軍士五千人,在以後數日內全力以赴的去伐木做筏,務必要在五日之內製作出足夠讓五萬大軍一日之內全部渡過渭水的所需船隻來。
2、再撥調五千軍士,今後數日內全力在謂水邊上築造起一座水路兩用的堅固營壘來。如果西涼軍真的來了。曹軍也可以退至渭水邊上。憑藉此塞堅守。同時大軍也不耽誤乘木筏北渡渭水。
3、撒出去全部的斥候探馬,佈滿方圓五十里內的各個地點,同時密切關注翼城、望垣一方的兵馬動向。
一萬匈奴騎兵。攻城自然是用不上,看守也用不著,正好現在派上用場。夏侯淵、張徘做出的這幾條決定,各個方面考慮的可以說實在是周全。
進退兩不誤。一切看現實情形再定。
上邦城頭。馬忠兩眼微微眯起。眉頭也為之一緊。眼瞳中冰冷的殺機一閃而過
曹軍這是要夜戰嗎?暮色之中。馬忠眼中寒光一掠而過。 “那本將軍就奉陪到底!”幾萬兵馬又能如何?看你夏侯淵、張鄰能不能把我怎樣!馬忠霍然回,環顧左右。但見守候在城頭上的蜀兵雖然神色中都顯出一定的疲憊,可個個戰意迥然。眼睛中殺氣畢露,士氣軍心全無問題
“嗚嗚嗚 ”
“咚咚咚 ”
城池外面,鼓聲、號角聲越的嘹亮高昂。
曹軍陣前,張徘手中大刀高舉過頭頂,然後往前猛烈的一劈。肅立在粘乃身後一員曹軍校尉立刻打馬奔出,“步弓手,隨我上一 。
“轟轟轟 ”那校尉一聲高吼,就見曹軍陣中一千刀牌手、三千名步弓手快步突出陣前,陣陣腳步聲轟然若雷鳴。
三千步弓手疾步奔到上郵城下一箭之地,挽弓搭箭。面前再有高舉著盾牌和火把的刀牌手肅立。浸過火油的麻繩被一道道的纏在箭簇上。在火把上輕輕一觸,點點火星在箭陣中陡然亮起。
下一刻,那曹軍校尉揮槍向前一刺,三千支熊熊燃燒地火箭頓時掠空而起,在空中小過一道道醒目地軌跡,奔向著上邦城頭呼嘯而去。
上邦城頭。
馬忠挺立如松,灼熱的眼神死死的地盯著城平,雄健的身形似乎一座大山般動也不動。城頭之上,千餘劉軍步弓手未見愕馬忠令,只得和一眾刀槍兵一起緊縮在城垛、盾椿後面,但一道道火熱的的目光依舊時不時的望向馬患。
等到馬忠一聲令下鼓聲響起後他們便會挽弓放箭,冒著落下的箭雨。將一篷篷同樣鋒銳的箭矢傾洩到曹軍頭上。
幾日下來的拉鋸戰,上邦城內的軍資儲備消耗極大,尤其是箭矢這方面。馬忠心中估摸著數量,又見到曹軍步弓手都有刀牌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