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出十五——二十萬大軍,沒有兩三年的時間是不行的。而漢中緊要之地,便是有了西涼馬韓的牽制,也要留下五萬兵馬才能讓人放心。
如此一來,這差口就不是一般的大了。要是再如之前那樣,任俘虜去留,豈不是在雪上加霜。
“上將軍,封願請兵五千,於南江看守俘兵。”劉憲話聲落下,帳中一片寂靜。過了小會兒,才有人站了出來,請命留下看守。
劉封,竟然是他,劉憲真的吃了一驚。
說實話,雖然與劉封相知相熟的十一年,可劉憲對此人卻一直隱隱有些排斥。原因很簡單,就是受《三國演義》影響太深。前一世劉憲就是一個標準的蜀漢黨,對隱隱“害死”關羽的劉封、孟達當然不會太待見。
便是“百度”出了n多劉封死因真相,他依然如此,蓋因為一本三國影響力太深了。
“好,如此就有伯威引兵看守,餘下眾將隨我北上南鄭。”劉憲心中雖然疑惑,可也樂得順水推舟,當即允了下來。
“是。”張飛等七人間劉封出來頂缸,頓時放下了心來。
諸將散去後,只有劉封留在帳中,劉憲取軍令交給他,見劉封這時面色憂鬱,心中不由得好奇,“伯威可有話說?”
“正是。”本有些猶豫的劉封臉色微動後頓時滿是堅毅;“此乃私言,請上將軍退下左右,封定詳告以求一解。”
“私言?”劉憲心中暗自嘀咕著,向身邊的劉信微微示意,帳內親衛立刻就退了出去。“大公子請說。”
既然是私言,那當然要用私底下的稱呼,大公子——劉封。
“大公子?”聽到劉憲這般稱呼自己,劉封卻啞然搖頭苦笑。“上將軍,封苦惱所在就是這大公子一稱呼。”
“前幾日,父親大封群臣,我與興國(關平)得封之後,心緒難耐,就在帳中飲起酒來。興國酒量不濟我,喝了一罈就已經醉話連連。”劉封得的是建威將軍,關平的則是建武將軍,二人在武將中除了劉(憲)關張趙黃五人外,就僅次於魏延、陳到二將。才而立之年,就得此勳位,高興難耐自然是免不了的。
劉封露出了苦笑,“但恰恰就是興國的醉話打醒了我,這些日子苦熬難耐,不得已只能來就上將軍。”
“興國出了何言,讓大公子如此不安?”關平是關羽的義子,跟劉封算是兄弟,難道說出了什麼,比如關羽不喜劉封之類的話???
劉憲的瞎猜沒猜到點子上。
“興國方言,說丈夫立於世間,當馬上建功,萬戶封侯始才得願,非可繼父輩遺澤而意滿。且其為義子,二叔父的爵位本不該……”劉封話說的這裡頓了一頓,再次露出了苦笑。
他雖然沒說全,可意思劉憲卻有些明白了,這關平的醉話是勾起了劉封心底沒想過的東西。
關平是義子,他也是義子,關平對關老二的漢壽亭侯爵位“不屑一顧”,自然而然的讓劉封也想到了自己老子的爵位——繼承人。
劉備諾大的一片家業,日後前突更是無量,往小點說是一方之主,往大里說就是天下帝王。劉封自己該不該……
“封雖名是羅侯寇氏子,實不過是旁支遠外之人,身份不為寇氏所容。以卑微之身追隨父親五年,初時新野小城,到現在巍巍一片基業,但絕無生一絲一毫的妄圖之念,敢言赤膽忠心無二。”兩眼中淚花直流,劉封雙手捂臉無聲嗚咽,“二叔父一直不喜我,原封一直不知所以然,到今日才算明白。阿斗小弟是父親親生血脈,理所應當繼承父親大業,我豈會生出這般妄念啊!”
“這幾天我一直心神不寧,唯恐父親亦如二叔父猜想。”劉封雙膝跪地,對著劉憲就是一拜,“請上將軍教我。”
武力過人,性情剛烈;慮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勸先主因此除之……前世因為心中的糾結,又有百度大神在,劉憲對劉封了解的很是詳細,就比如關於他的這兩句評價。
然而此時,看著跪倒在地痛哭流涕的劉封,劉憲心中卻有些不是滋味了。
一百七十七章 看人家曹真
倒也算是一個可憐之人,雖然有可恨之處,但比起心性不定的孟達來那是有救多了,畢竟在演義中劉封致死也沒起過背劉歸曹的心思。wWw。
“處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衛。”陳壽的這句評價真是點在了要害上。這傢伙就是一個太相信“父子親情”的痴兒。
“大公子可知曹真否?”扶起劉封,劉憲定下心來準備好好地教導他一番。
“曹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