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劉憲卻是知道袁紹是靠不住的,無論是演藝還是史書,劉備都是空盼了一場。

去年秋季,袁紹起三十萬大軍兵臨黎陽,曹操也自引兵至黎陽。兩軍隔八十里,各自深溝高壘,相持不戰。

對峙兩月有餘,卻不見動靜。那袁紹軍中許攸不樂審配領兵,沮授又恨紹不用其謀,各不相和,不圖進取。袁紹自身也心懷疑惑,不思進兵。

曹操看透了其中奧妙,喚呂布手下降將臧霸守把青、徐;于禁、李典屯兵河上;曹仁總督大軍,屯於官渡,自己引著一軍,竟回了許都。

“紹性遲而多疑,其謀士各相妒忌,實不足與為曹操所慮。”劉憲雖然知道能撐過去這一仗的機率不大,但他還是想搏一搏。

劉備想起去年的事情,對袁紹的希望也不由得將了三分熱忱,問道:“元度可有退敵良策?”

“主公,以憲之見,此戰重在一個“拖”字。”劉憲道:“求援於袁紹,自然要走上一遭。然更重要的是憑靠我軍自身實力。”

“拖……拖……”劉備低吟兩聲,似有所覺悟,抬望著劉憲道:“此字何解?”

“我軍于徐州,分佈掎角之勢,非輕易可敗。而袁紹屯兵官渡,常有圖許都之心。曹操東征,若能戰決,拿下徐州,袁紹當不足為慮;然我軍若能堅守城池,拖曹軍於城下,時日一久,曹操必會退去。否則,袁紹乘虛來襲,兗州何以當之?”

“哈哈哈,此字妙極,此字妙極。”劉憲的話無疑讓劉備看到了一絲希望,心頭像是卸下了一塊大石頭似的,拉著劉憲激言道:“我得元度,若燕昭王得樂毅。”

這話似乎有點過了,劉憲連忙謙辭,後又言道:“下邳、徐州之軍多為曹軍舊屬,守城還可,用之野戰則多敗,實因時月不長,眾心未服。主公切記此事!”

劉備自然滿口應下。商談言畢,劉備即作書一封,遣孫乾投往袁紹處。劉憲也返回小沛,整兵待戰。

且說曹操率二十萬大軍東征,部下大將除了李典、于禁幾個守在黃河邊上的外,夏侯惇、夏侯淵、許褚、張遼、徐晃、樂進、曹洪等餘下的盡數抵來,帳下文臣謀士郭嘉、荀彧、程昱等也悉數到場。

五隊兵馬,衣甲鮮明,氣勢渾雄,望徐州而來。此當之地,便是徐州門戶——小沛。

夏侯惇為第一隊兵馬都督,許褚、史渙、夏侯蘭、韓浩為副將,領兵三萬,直抵山陽,望小沛襲來。

聞報夏侯惇率軍殺來,劉憲心中驟然一緊,急招雷薄、陳蘭二將前來。“我欲死守小沛,然久守不出,眾軍士士氣必然低落,屆時軍心動盪,不免有失。是以,欲先取一小勝,鼓舞士氣,振奮軍心。二位將軍以為如何?”

雷薄、陳蘭二將相對一眼,同時起身拜道:“但聽將軍吩咐便是。”

“好”,劉憲喜道,隨後指點身後掛起的地域圖道:“此乃九里山,從山陽至小沛,曹軍必經此地,我欲施計………………”

三十七章 九里山下戰鼓擂

夏侯惇督領三萬大軍為第一隊,先鋒將官便是虎痴許褚。wwW、

當日田獵之事,過去了經年許褚依然耿耿於懷,一想到那個模樣白淨風雅的小子力氣竟不輸於自己,許褚就有種想要狂的感覺。

與劉憲再較量一番,這個念頭一年多來一直憋在許褚心頭。是以在得知小沛守將乃是劉憲之後,他便立刻就向曹操請了軍令,調入了夏侯惇軍中為先鋒。

許褚一心想找劉憲出口悶氣,領著五千兵馬行進甚快,剛進入九里山,就聽一陣戰鼓聲響,山彎處殺出一路兵馬來。

碩大的“陳”字將旗迎風招展,領兵者正是陳蘭。

陳蘭率三千兵馬在九里山已等侯多時,今早聞得探子細報,曹軍五千人即將步入九里山,那軍中打著一“許”字大旗,便知道許褚領兵已經趕到。當即點起所部兵馬望山口趕來。

九里山第一山——象山腳下,旌旗招展,戰鼓聲響,兩支兵馬片刻間就已擺好了陣勢。

陳蘭軍人馬雖少,可戰地乃山腳拐彎之處,地勢不平也不寬闊,人馬相擠,戰陣施展不開。也相對的消弱了許褚軍的兵力優勢。

許褚打馬而出,大刀指著對面陳蘭,喝道:“來將可是陳蘭?”

陳蘭攥著長槍,打馬上前,口中也不示弱,“來將可是許褚?”

怒眼一睜,許褚大聲喝道:“陳蘭小兒,今我大軍至此,爾還不快快下馬受降?”

陳蘭聞言,也於馬上大喝道:“守門之犬,也敢犯我疆界,今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