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投資研製輕型履帶裝甲車族,根據用途,設計的戰鬥全重約16~34t。該車族第一輛樣車命名為美洲獅裝甲戰車,於1986年春製成。車上安裝的是KUKA20mm機關炮,以後又被裝有迪爾公司120迫擊炮的炮塔所取代。這種自行迫擊炮能在敵火力下裝填、瞄準與射擊,並有三防裝置。該車族的車體為鋼板焊接結構。發動機和傳動裝置在車體前部左側,駕駛員在右側。駕駛員有3個潛望鏡,中間1個可換成被動式夜間駕駛儀。該車族中各種車輛的裝甲防護不一,基型車可防7。62~14。5mm槍彈,並在正面60°的扇面內可防20mm炮彈,為增強防護,還可選掛附加裝甲。發動機、傳動裝置、冷卻系統與空氣濾清器組裝在一起,成為一個結構緊湊的動力裝置,而且也便於整體迅速更換。該車族的動力裝置有兩種方案可供選擇,一種是MAN公司的D2866KE渦輪增壓柴油機,ZF6HP600/STV600傳動裝置匹配,功率為324kW(440馬力);另一咱是MAN公司的D2840LXE渦輪增壓柴油機,功率為441kW(600馬力),與ZF公司的ZFLSG2000自動傳動裝置匹配,採用哪個方案可視車輛所需的單位功率大小而定。轉向裝置雖然採用的是成熟的液壓元件,但是新研製的型號可無級轉向和原地轉向。行動部分每側有5個雙輪緣負重輪,主動輪在前,誘導輪在後,兩側各有3個託帶輪。底盤採用5對負重輪時,載重量為12t;如果增加1對,載重量可增到16t。負重輪、託帶輪、扭杆、減振器、平衡肘與軸承、誘導輪、履帶以及駕駛椅均採用豹1坦克的部件,而履逞液壓調節裝置、液壓限制器、冷卻系統的部件以及主動輪轂均是豹2坦克的產品。不需保養的蓄電池和1個功率為1。5kW的發電機。視需要還可加裝同樣的蓄電池2個,此時可選用5kW或9kW的發電機。該車的標準部件有加溫、通風和滅火裝置,任選裝置有在酷熱條件下使用的冷卻系統、報警與抑爆系統、三防裝置和深水涉渡裝置。為了降低採購與壽命週期費用,該車族在設計時就注意採用成熟的軍用和民用部件。
戰鬥全重約為23~25t。除乘員3人外,可載全副武裝計程車兵8人。採用雙人炮塔,炮塔上可裝1門20~40mm機關炮。
戰鬥全重約20~22t,有乘員4人。炮塔內裝有1門迪爾公司的120mm迫擊炮,炮塔可左右旋轉45°,火炮仰角範圍為 45°~ 80°。DM11式120mm標準迫擊炮彈的最大射程為6500m,遠端彈為8000m,可攜帶彈藥80發。車上有指揮塔,塔內有車長座位及1挺7。62mm機槍。裝甲能防炮彈破片。有三防裝置。)
得益於小薇資料庫中儲存著的大量資料,急缺裝備的穿越眾自然是毫無羞恥的就把德意志的裝備給盜用了,當然,因為現在沒有開採石油的能力,所以動力能源和那架眼鏡蛇一樣,統統由泰伯利亞能源代替。
第九十二章 飛機震
參加本次空戰實驗的一人一龍被帶到了一個門上貼著紅十字的房間。
托爾拉也在,這個當初的兔族祭祀現在穿著一聲粉紅色的護士服,頭頂還帶著護士帽……還真有點制服誘惑的味道。
變作人形的雲子龍在一旁專門的小隔間褪去了身上的防護裝甲隨著腹部一塊裝甲被取下,一股暗紅色湧了出來……
這次實驗就整體來說,人員的損傷可謂非常之輕,畢竟沒死人,至於斷胳膊斷腳,這不是還沒斷麼?至於胸口和腹部那被機炮打出的破洞更是如那啥啥浮雲一樣。這點傷在Q19和傑克這兩個豺狼醫生面前不比貼一塊創口貼更難治。
事實也確實如此,卸了甲的雲子龍被托爾拉推進手術室五分鐘就被推了出來,肚皮上那個據說已經傷到腎臟大洞上已經貼了一大塊什麼東西。Q19走出手術室只說了一句,“明早六點之前別沾水。不要做任何性行為,包括自X。”
然後又是特洛,這小傢伙很幸運,那麼大的空中高強度機動僅僅讓他身體部位有些輕微淤血,直升機和雲子龍相撞時,飛行員防護裝置及時的將他彈射出來,落地時受到緩衝器的影響,也只是有一些輕傷罷了
這次的實驗,嚴格上來說是完美的,畢竟讓穿越眾獲取了完全的作戰資料,當然,最後特洛那個小子開著直升機和雲子龍玩絕命對撞肯定不是科研部的那幫牲口下的命令,他們雖然鬼畜,但還沒有到這種喪心病狂的地步。
損失了一架新出廠不到半個月的武裝直升機,卻換來完美的資料,對於目前財大氣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