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記憶藺秋,原主也有一把這樣的算籌,那是一把嶄新的象牙算籌,潔白溫潤得象羊脂白玉一般。
“七萬四千六百五十二。”那女官報數字的聲音剛落,一直在發呆的藺秋突然說了個數字。
“嗯?”楚皇后愣了一下,再看手裡的算籌,竟然分毫不差,有些驚訝的說:“太子妃可是學過術數?”
藺秋點了點頭,在記憶裡原主的確隨孫氏學過術數。
“可會看賬簿?”楚皇后又問。
藺秋又點了點頭,路人甲在遊戲裡的一個功能就是幫玩家收帳,不會看賬簿怎麼行?
“那可太好了,這賬簿看得本宮頭昏眼花的,你來瞧瞧。”楚皇后說完直接把賬簿推到了藺秋面前。
這是給自己任務了嗎?他這麼一邊想著,一邊拿過厚厚的賬簿,翻到了第一頁。
楚皇后樂了,這孩子還真是夠呆的,之前的帳已經算得差不多了,只需要查對最後的十幾頁就可以了,藺秋卻打算從第一頁開始看,這上百頁的賬目要看完得到啥時候啊。可是她提醒藺秋的話還沒說出來,就被藺秋那飛快的翻頁速度驚呆了。
這是一本當鋪的往來賬,也就是俗稱的流水賬。某年某月某日收入某物品,用了多少錢,當期多久,事後什麼時候贖回,贖金多少。如果是死當,物品入庫或者轉賣都要記錄。賬面很工整,條目也很詳細,有了原主的記憶看上面的文字一點也不困難。
在皇后和旁邊女官驚詫的目光裡,藺秋用了不到一刻鐘的時間翻完了賬簿,並一連串的說出了開銷、盈利、現存資金的數字,甚至連庫裡還有哪些物品都清清楚楚。
楚皇后:“……”
女官:“……”
兩人對望了一眼,突然覺得剛才拿著算籌一點點的計算實在是傻透了。
“太子妃精於術數,以後每日午後來幫本宮看看賬簿吧。”楚皇后想到當初打算好好培養藺秋,覺得從內帑的經營開始教也不錯。況且,楚皇后也覺得每天對著賬簿實在是太頭疼了,可是這內帑卻又不能隨意交給旁人,現在藺秋能接手真是太好了,當然,關於這一點楚皇后是不會承認的。
藺秋點點頭,既然任務做完了,他就坐在椅子上開始發呆了。或許是因為很久沒有做過任務,藺秋感到有些“高興”。
☆、第12章
天氣一天天的回暖,轉眼間太子大婚已經過去快一個月了。
藺秋每日去皇后那裡幫她算算賬,然後慢悠悠的散步回景琉宮。蘇紅衣沒再進宮來,只是每隔幾日就送三枝桃花來。孫氏和梅氏到是藉著送東西來了一次,見藺秋身子的確好了許多,孫氏是喜得直抹眼淚,梅氏卻是恨恨的說了句“等著二嫂幫你報仇”,藺秋不明白她說的是什麼,覺得大概與自己無關,也就沒有接話。
這天晨省完,楚皇后象往常一樣散了一眾嬪妃,只把藺秋留了下來。
幾個女官捧了賬簿進來,向楚皇后一一彙報各項內庫產業的情況。
一個女官說:“今年雨水不足,田莊的管事昨天來報,說幾個田莊裡的禾苗長勢都不盡人意。”
楚皇后微微皺眉道:“怎麼不多挖幾口井?”
那女官說:“稟娘娘,這幾個農莊都在京城以西的雁歸山附近,那地方土層以下全是巨石,實在無法挖井。因為旁邊有兩條小河,平日裡到也不缺水,只是今年開春到現在也沒有下過幾場雨,河水已經乾枯了。”
當初楚皇后低價買下了不少荒地著人開墾,這些年來經營得也算有些規模了,只是這種地大部分還是要靠天吃飯,遇到旱災、水災往往顆粒無收也是有的。
楚皇后沉吟片刻,又問:“最近的水源在那裡?可否挖條水渠引水過去?”
那女官搖頭說:“清水河離田莊最近,只是這幾個田莊的地勢都比清水江高出了許多,沒辦法挖渠引水。”
“那不是沒辦法了?”楚皇后嘆了口氣,這幾個田莊加起來近千畝地,雖然看起來不多,但見微識諸,因為雨水不豐,今年別的田莊想來收成也不會好。沒了收成,田莊裡卻還要養著做事的人,這一增一減之間,今年的內帑收入就可想而知了。
藺秋坐在一旁沒說話,他倒是知道解決的辦法,只是既然沒人問他,那麼這就不是他的事情,他也就習慣的發呆了。
這時另一個女官說:“娘娘,順喜來報,最近幾家酒樓的生意都不好,尤其是望江樓,這幾日的生意已經不足往日的一半。”
“什麼?!到底怎麼回事?之前為什麼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