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部分

了進去。那時候《白蛇傳》剛剛上市,因為之前《西遊記》的風靡,這本書在上市的三天內就被搶購一空,連帶著《西遊記》的無插畫版的銷售量也大大的增加。

大梁國沒有版權問題,《西遊記》的盜版早就有了,可是因為正版的有套色的彩色插畫,所以盜版的書在京城範圍內銷售並不如意,不過在京城以外還是很吸引人的。也正是因為這些盜版書,讓太子妃藺秋的名字再度響徹了大梁國。

其實,藺秋的名字早就被各地學子們所頌揚,主要是因為“活字印刷”。

當初因為要辦北陌縣日報,藺秋把活字印刷教給了北陌縣的主簿,之後雖然藺秋應主簿的請求,一直在報紙上發表文章和小說,但是報紙的事情卻沒有再理會了。

那主簿並不是科考出身,而是個捐官,自己的學識雖然一般般,對文人卻是打從心底的敬仰,自從學會了活字印刷,立刻印刷了不少的書籍,還把這種印刷術到處傳揚。要知道,原來印刷一本書,最大的一筆費用就在雕版上,現在省下了這筆錢,一本書的成本還不足原本的三分之一,售價自然也少了許多。

他為官多年,又怎麼可能做出“貪功”這種事情,隨著書籍的販賣和“活字印刷”的傳揚,太子妃藺秋也在學子們之間有了不小的名聲。

所以,當流言剛剛開始在市井裡流傳的時候,很多學子立刻站起來反駁,在他們看來,別說太子妃根本不像個妖怪,就算是妖怪,也是庇佑大梁國的妖怪。正所謂窮文富武,許多學子家境貧寒,為了買一本書往往要節衣縮食很長時間,可是活字印刷卻讓書本的價格大幅度下降,這些學子又如何能不崇拜藺秋。

這些學子固然是一片好心,可是在某些有心人的手裡,卻成了傳播“太子妃是個妖怪”的工具,於是這個流言也越來越廣,終於傳到了梁熙的耳裡。

梁熙對這個流言的第一反應是:太好笑了!

一根筋的梁熙很清楚,自己在成親之前是個什麼德行,那時候的他不愛學習、行為粗野、四處搗亂搞破壞,成日裡只想著如何玩鬧,是藺秋一點一點的把他改變了。

別看藺秋似乎是毫無原則性的寵著他,每當他想做什麼事情,都會為他安排得妥妥當當,只有身在其中的梁熙才明白,藺秋並不是毫無原則的。

就像藺秋為他做出第一個玩具“回力鏢”,那次李太傅佈置了作業要抄書三遍,梁熙那時候剛剛學會了投壺,只想著去和護衛們一起玩,根本不想抄書,可是藺秋卻告訴他,如果把書抄完了,就給他做一個能飛出去再飛回來的東西,最後梁熙以平日裡完全不可能的速度把書抄完了,終於得到了回力鏢。

其實,不僅僅是這一次,在很多時候都是這樣,梁熙偷懶、搗亂的時候,藺秋從來不會說什麼,但是如果他好好的完成作業,通常都能得到獎勵。

梁熙又不是個傻子,他當然明白藺秋這樣做的目的,藺秋在用自己的方法,一點一點的改變著梁熙,既不會讓梁熙反感,也讓他漸漸的脫離了無聊的玩鬧,有了自己的目標,並透過對他的支援,讓他不斷的為了那個目標而努力。

所以,作為“妖怪”藺秋的丈夫,梁熙覺得,如果藺秋是妖怪的話,大梁國的丈夫們、公公婆婆們,一定都希望自己的妻子或者兒媳婦是妖怪。

梁熙是在箭術練習場裡,聽一個突襲營計程車兵說到那個流言的,突襲營計程車兵都是來自北疆各縣,可以說對藺秋的所作所為非常瞭解,尤其是那些被《木蘭辭》鼓動的來投軍計程車兵,更是把藺秋當偶像來愛戴。

不說別的,只說這突襲營,大家都知道這是太子的私軍,只不過因為按照規矩,太子私軍計程車兵應該從京城附近招收,而這次梁熙組建私軍的時候並不在京城,所有士兵都是藺斂從北疆大營裡撥過來的,所以對外只能說這是北疆大營的突襲營。

剛來突襲營的時候,這些士兵都非常的不樂意。先不說太子私軍的主要目的是護衛太子,幾乎沒有戰功可以拿,還有就是太子私軍的所有開銷來自太子的個人財產,也就是說,國庫不負擔太子私軍的任何費用,要知道大梁國非常窮,國庫都可以跑馬,這樣情況下,太子就更窮了,歷史上有不少太子都是沒有組建私軍的。這樣的情況下,突襲營的狀況可想而知,那絕對是衣衫襤褸、食不果腹啊。

第一眼看到突襲營營地的時候,突襲營的確是滿目蒼涼,只有一排排正在建造的房子,和還在清理中的三個場地,雖然有幾百個工匠還在工作,可是看到這樣的突襲營,讓所有計程車兵的心都涼了半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