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部分

“我有個表弟在上海念大學,可是就在今天下午被警備司令部給抓了,我想請你幫幫你,能不能先把人給放出來。”

“你的表弟被警備司令部的人給抓了?犯了什麼事?”沈修文一聽,神情頓時一肅,拿起茶几上的香菸,點了一根,問道。

普通的案件一般都有警察局在管,如果是警備司令部抓人,罪名可能只有一個,那就是通共。

果然,俞文紈一臉著急地說道:“他們說小峰是通共,可是小峰去年才剛剛從寧波來上海念大學,怎麼可能通共呢?”

沈修文聽俞文紈說起小峰這個名字,沈修文倒是想起來了,去年老太太過逝的時候,沈修文和俞文紈回寧波老家奔喪時見過一次。當時這個小峰給還給沈修文留下比較深刻印象,怎麼形容這個人呢?套用後世的話就是整個兒一個憤青,對政府不抗日相當的不滿。在這個時代,就是這種學生極為容易被GCD或者其他政治勢力所利用。

只要被扣上通共的帽子,一般不死也得脫層皮。不過既然是自己的親戚,又是俞文紈主動求上自己,沈修文最後還是點了點頭道:“這樣吧,我明天找人問問。如果僅僅只是嫌疑的話,應該沒有問題。”

這種事一般都是沈醉在負責,沈修文也沒有把話說滿,萬一證據確鑿的話,他也不想讓沈醉為難。

······

“陳局長,剛剛接到上海的訊息,由於叛徒的出賣,我們在上海的地下組織遭到了破壞,特別是剛剛在學生中建立起來的黨組織損失更加嚴重。”

延安,負責敵工工作的中央政治保衛局副局長,著名的龍潭三傑之一李克農拿著一份電報匆匆走進局長辦公室,向政治保衛局局長陳賡彙報道。

正是由於沈修文當年在上海救了陳賡,不經意間改變了陳賡的命運。歷史中的陳賡由於在上海被捕,雖然事後經過宋慶齡等民主人士的呼籲和陳賡當年黃埔一期同學宋希濂等的積極向蔣委員長說情,陳賡最終被釋放。但是回到中央蘇區後,還是被審查,職務從主力師的師長被降為步兵學校的校長,長征時幹部團的團長,以及到達陝北後屈居昔日小師弟之下,擔任紅一軍團的師長。現在的陳賡由於沒有被捕,回到中央蘇區,也沒有被邊緣化,在昔日老領導周en來的提拔下,取代了鄧發擔任了中央政治保衛局的局長。

“涉及到的但還沒有暴露的同志要儘快轉移,被捕的同志要積極營救。漢年同志馬上要從香港到上海了,上海的工作暫時由漢年同志負責。另外,上海非常重要,我們除了要儘快恢復地下組織之外,還要從別的方面儘快開啟局面。”陳賡皺著眉頭看完電文後說道。

李克農點了點頭,接著又說道:“還有一個訊息你可能感興趣,當年在上海救你一命的那個年輕人沈修文已經被任命為上海保安三團的團長。”

陳賡愣了愣,馬上露出了笑容道:“當初如果沒有他救我的話,我可能早就去見馬克思了。我記得當時他還是中央軍校九期的學生,如今都已經成團長了,升的倒是蠻快的。這也難怪,誰讓他有個在侍從室的好哥哥呢。”說著,陳賡好象意識到什麼,看著李克農狐疑地說道:“你的意思是?”

“局長,你看這個沈修文當年救了你,雖說是因為你和沈修德是同學關係,但是也說明了他對我黨還是同情的,有好感的。這樣的人我們是不是可以爭取一下?同時,正如你剛才說的,他有個好哥哥在侍從室。這幾年你的那位老同學很受蔣介石的器重,我看這個沈修文將來在國民黨軍隊中也是前途無量,我們可以在他還沒有發跡前,佈下幾顆閒棋冷子。這樣,即使我們以後不能把他爭取過來,有這幾個棋子將來可能會有大用。”李克農推了推鼻樑上的眼鏡說道。

陳賡認真地聽完李克農的建議,低頭沉思片刻後,抬起頭道:“克農同志,你這個建議非常好。我完全同意。另外,這個辦法不要僅僅限於針對沈修文,我們可以在國民黨中下級軍官中廣泛地進行物色,類似於沈修文這種情況的,我們都可以安插進去。”說完,陳賡又向李克農問道:“對了,對於沈修文打算怎麼進行?”

“我們查到沈修文在入中央軍校之前是交通大學的學生,我們可以從這方面入手。”曾經作為一名極為出色的地下工作者,著名的龍潭三傑之一,李克農在情報方面的工作能力是相當出色的,早已做好了相關的預案。

“好,就按你的方案進行。”

正坐在沙發上的沈修文忍不住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