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的老窩了。”說到閻錫山,何應欽淡淡一笑道。
“哼,大敵當前,國家已經到了最危急的時刻,他們還在各打各的小算盤。不是想著大家聯合起來,共同抗擊日本的侵略,而是想著怎麼樣才能擴大自己的地盤,保住自己的軍隊。”現在華北局勢危急,蔣介石想到華北這些錯綜複雜,不受自己掌控的地方勢力就頭痛。
當下轉頭對陳立夫說道:“剛才徐部長說的很有道理,他們的陝甘寧邊區可以保留,但必須是國民政府屬下的特區政府,中央可以暫時不派人,由他們自己管理。但是軍隊的指揮問題,不能妥協,必須接受中央的統一指揮。照這個方案跟他們談。另外,你還是和新聞屆適當通通氣,他們不是喜歡宣傳嗎?以前不是一直在罵中央不抗日嘛?那好,現在我們也要讓全國的民眾看看到底誰是真抗日,真心想建立抗日統一戰線。”D!~!
..
第二百十二章 出兵華北(三)
再然宋明軒不要援軍,孫連仲所部以及豫南炮剛部組挫糖兒集團軍,派劉峙去統一指揮,孫連仲為副司令長官,在保定、石家莊一線佈防。另外,調衛立煌的十四軍北上,歸石家莊行營指揮,協防平漢線蔣介石皺著眉頭考慮了一下後說道。
衛立煌的十四軍是中央軍中戰鬥力很強的部隊,絲毫不遜於十八軍、七十四軍等部隊。原先十四軍一直駐紮在皖西南大別山區,主要是為了防範活躍在大別山的紅軍高敬亭部,拱衛南京、合肥。就是在泓滬會戰最緊要的關頭,蔣介石也沒有調動這支部隊。如今南京已經失守。合肥已然成為了前線,加之桂系的二十一集團軍和徐源泉的第二草團相繼撤往這一地區休整,才得以使蔣介石將十四軍調往華北戰場。
“委座,二十九軍已經靠不住了,但是南口不容有失,必須要有重兵佈防啊!”白崇禧聽到剛才蔣介石的一番調兵遣將都集中在平漢線,連忙說道。
蔣介石擺了擺手,道:”南口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除了重兵佈防外,這支重兵還必須是支精兵。但是經歷泓滬、南京一戰,部隊損失嚴重,你們說說看。派哪支部隊去比較合適?”說完,蔣介石朝陳誠和何應欽看了看。
蔣介石很清楚南口的重要性。但是泓滬會戰和南京戰役之後。手中的精銳德械部隊損失慘重,部隊基本上都在休整階段。為了防範陝北的。0。胡宗南的部隊又不能動。難免讓蔣介石有些捉衿見肘。不過。他還是比較傾向於沒有參加南京保衛戰的十八軍和實力依舊比較強大的由教導總隊剛剛編成的二十七軍。
陳誠和何應欽看到蔣介石的目光看向自己,對於委員長的心思,兩人的心裡明鏡似的。十分清楚。但是陳誠的十八軍在泓滬會戰中損失慘重。至今還沒有恢復元氣。何應欽剛剛丟掉一個七十一軍。他也實在不願意把剛剛調往四川的二十七軍再調到華北戰場去拼光。兩人不由同時低頭不語。
蔣介石見兩人都不說話。眉頭不由皺的更緊了。不過,他也無奈。他也明白這兩位左臂右膀的難處。其實,他也捨不得把自己的精銳部隊都調往前線去拼光了。但是如今情況緊急。不得不讓必須要拿出血本,和日本人一拼到底。
這時,白崇禧在一旁開口了:,“委座,我建議派七十二軍上去。”
作為一名桂系將領,涉及到中央軍的事,白崇禧一般很少開口。不過,今天的南口戰略是他提出來的,他也很希望能派一支戰鬥力很強的部隊,去實現他的戰略構想。但同時他也明白何、陳二人的難處,並不想因此得罪蔣系的兩大巨頭。實際上。在他的心目中有一支部隊在看他來比十八軍和二十七軍都要合適。那就是沈修文的榮一師。血戰羅店、松江保衛戰、南京戰役,白崇禧都曾細細研究過。結果就是讓平時一向自視極高的小諸葛也不得不欽佩澱修文這個後起之秀。
“委座,沈修文善守,這是有目共睹的。且榮一師此次補充的大部分都是老兵,戰鬥辦恢復得很快。而且八十八師又是三個德械樣板師中損失相對比較
我看七十二軍完全又能力當此重任。”何應欽一聽,連忙說道。
他知道如果讓老蔣點名的話。很可能就是目前戰鬥力高出十八軍一籌的二十七軍,既然這個時候,白崇禧提議派七十二軍,對他來說無疑就是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
剛剛從九江回來,還未來得及跟迎出門來的參謀長喬椿打招呼,沈修文就重重地打了一個噴嚏。
“師長,是不是著涼了,要不要讓林副院長過來給您看看?”喬螓連忙有些擔心地上前問候道。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