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應該知道何去何從了。”
典韋暗暗的哼了一聲,不再言語。
董卓向典韋下令道:“傳令徐榮與張繡將軍,令其二人率領其治下四萬將士,三日之後,出征漢中。本相只想聽到勝利的訊息。”
“是,主公!”!~!
..
第一百八十五節 漢中之張衛
顏良、文丑、徐榮、李傕、董璜、張繡六人齊聚一堂,他們都是剛剛接到主公將令。WWw!
張繡一想起漢中的地形,眉頭緊皺,直嘆道:“此戰恐怕不易也。”
文丑疑惑道:“怎麼,漢中的將士很強?可以與我等大軍相比?”
徐榮搖頭道:“那倒不是,就憑五斗米教那些人馬焉是我軍的對手?只是漢中之地乃是一處易守難攻之地。四面環山不說,光是通往漢中的道路就讓人望而生畏。”
“從散關南下過斜谷直抵漢中是官道,卻有陽平關阻隔;往東是子午谷小路,山路蜿蜒、崎嶇難行,需在崇山峻嶺之間穿行八百餘里,才可從長安直抵漢中,歷來只有獵戶、樵夫敢走;往西是陳倉古道,同樣險峻難行。”
顏良文丑雖然不通軍事,但是還是知道此戰的不易,忙問道:“如此,我軍該如何行事也?”
張繡道:“不如我大軍分成三撥,東路五千將士由董璜率領,從長安出發經子午谷小路直cha漢中,西路一萬五千將士由本將率領,從涼州武都郡出發,經陳倉古道直逼陽,包抄南鄭(漢中郡治)側後,中路大軍兩萬將士,由徐榮率領經斜谷南下,直逼陽平關。”
徐榮皺眉道:“不可,時值六月盛夏,山中蚊蠅滋生、蛇蟲橫走,將士日受叮咬、必然苦不堪言。又因山中酷暑,不如北方乾爽,亦會出現大量患疾(中暑)者。若此大軍行動遲緩,日行不及三十里,如何進攻也?”
“相比較斜谷道,子午小道和陳倉道更為險峻難行。尤其是子午小道蜿蜒長達八百餘里,途中深谷斷崖、幽溪絕澗縱橫交疊,誠可謂千險萬阻,時有棧道年久失修,定然有失足深淵、屍骨無存者。大軍十之二、三會葬身山谷。”
眾人皆是大驚失色。徐榮說道:“不如焚燬山中所有林木,鋪平道路,再緩緩圖之。”
“如此,主公那邊······”張繡擔憂道。
“主公處,自有徐某前去相談。眾將盡可放心也。”
“徐榮將軍言之有理。此乃是我等封將的第一戰,決不可有失也!”張繡說道。
其餘五人皆是重重的點頭。
眾將各是領兵前往漢中。張繡將自己成為主將訊息派人送到了張濟的手中。
張濟乃是官居涼州牧,但是卻只管涼州軍事,而涼州卻是平和的很,完全沒有什麼戰事可言。
平時,張濟只需在家中練練武藝,和自己的夫人芻氏“談談話”,生活愜意的很。最讓他擔心的還是張繡的狀況。
突然一紙書信從天而降,讓張濟興奮的連聲大吼,引來了眾人的奇怪的眼神。夫人芻氏亦是婀娜多姿的漫步過來,問道:“夫君,什麼事情讓夫君如此欣喜焉?”
張濟一把拉過芻氏,說道:“快看,這是繡兒傳過來的書信,言其已經成為六員大將之中的一員,且還是軍團之中的一員主將,對軍團有足夠的掌控之力。”
芻氏雖然不懂這些事情,但還是在一旁賠笑,並未顯示任何的疑惑。這是她做張濟的女人開始,面對自己不知道的事情,都是同樣的表情。
張濟一把橫抱過芻氏,大喜道:“今日本將要大肆的征伐一番。”**的雙眼中直盯著芻氏。芻氏嬌哼一聲躺在張濟寬大的胸懷之中。
張濟大笑著抱著芻氏步入他們的臥室之中。
南鄭,太守府。
張衛、閻圃、楊松、楊昂、楊任、楊柏等漢中張魯的文武親信齊聚一堂。
大廳上已經亂成了一鍋粥。董卓大軍的大舉南下。漢中危在旦夕。是戰是降。張魯麾下的文武親信分裂成了意見截然相左地兩派。
張衛、閻圃、楊任、楊昂等人認為漢中四面環山、易守難攻,只要譴上將守住陽平關,就算董卓親提十萬大軍來攻也不足為慮,而楊松、楊柏則認為涼軍勢大,董卓地聲勢更是如日中天,負隅頑抗只能玉石俱焚,只有獻地投降才能保全家小。
張衛出列,神色激動地說道:“兄長,漢中雖小也還有二十萬百姓。能戰之兵也有兩萬之眾。倉中地糧食更是足以維持三年而有富餘。此正是南下益州、據西川而爭天下之時,又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