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的苦衷。”
諸葛亮就是諸葛亮,為什麼他能讓劉備言聽計從,那是因為他不但有聰明的頭腦,而且還有一張三寸不爛之舌,無論是光明正大的,還是為人不恥的計策,他總能為劉備找出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到了這般地步,梯子已然搭好,劉備豈有不順梯下階之理。
長嘆一聲後,劉備萬般無奈道:“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為了興復漢室的大業,我也只有違背一次良心了,希望蜀中士民將來能夠原諒我。”
經過諸葛亮的一番勸說之後,劉備似乎已經從關羽之死的悲痛中抽身出來,此時此刻,那番失魂落魄的表情不再,曾經的那個梟雄之姿,似乎又在迅速的回覆。
見得此狀,諸葛亮便道:“主公,恕亮直言,雖然說現在一切都還有挽回的機會,但我們也要做最壞的打算。”
“最壞的打算,軍師是指……”劉備的眉頭又皺了起來。
“那便是益州無法攻克,荊州又回不去,將士離心,軍心潰散。”諸葛亮不情願的做出回答。
劉備輕吸了一口涼氣,背上湧起一絲寒意,默默問道:“那軍師以為,當如何做這最壞的打算。”
諸葛亮湊上近前,低聲道:“主公可派人去漢中秘密的結好張魯,一旦事有不濟,主公便可仿效當年依託劉景升之計,北上依靠張魯,再想方設法賺取漢中,然後再北出關中,進取中原,則漢復漢室的大業,依然存有希望。”
“張魯,漢中……”
襄陽。
牛金帶著滿寵的人頭前來歸降,這確實有點出乎劉封的意料。
因為劉封知道當陽的菖軍尚有滿寵在,此人一向是個忠於曹操之輩,而且他也沒有足夠的兵力去堵住通往房陵的道路,所以他儘管修書借曹仁之名去勸降,但原本也就沒抱多大希望。
萬餘曹軍,再加幾乎所有的關羽軍,荊州奇襲戰進行到現在,劉封在損失了不到千餘兵馬的情況下,不但意外的拿下了襄陽,而且陡增了近三萬的降軍,實力在短短的時間內大增。
只是,降軍雖眾,但在人心未定的情況下,劉封自然不能把他們當作嫡系軍來使用。
而現在的情況是,劉封短時間內地盤劇增,而能夠用於佔領這些新佔地區的可信軍隊又太少。
這個時候,龐統給劉封出了一條計策。
現有的江北一萬長沙軍,其中五千用於守江陵,五千用於守襄陽。關羽的一萬降軍,則調去北渡漢水,奪取樊城,新野等荊北要地。
菖仁的一萬降軍,則被調去向西進攻宜都。以家謄相威脅,則可最低限度的減少這些降軍背叛的可能性。
至於沙摩柯的一萬蠻兵,劉封則盡數命其開赴荊北,他必須要趕在一個人之前,奪取新野要地,斷絕那個人北退的歸路。
(未完待續)
第二百零二章 急轉直下的形勢
劉封很清楚,到目前為止,他所取得的巨大成功,至關重要的原因,便是他打了一個漂亮的時間差。!
如果不是劉備在蜀,曹操和孫權在東南糾纏不休,再加上關羽的輕敵,曹仁的貪功,如果擺開陣勢正面對抗,無論是哪一方劉封都沒有必勝的把握。即使是勝了,也必定是慘勝。
而現在,荊州發生了天翻地覆的驚變,情報雖然尚未送到,但劉封猜想,曹操此刻怕已正在從東南撤兵,千里迢迢的趕往荊州的路上。至於孫權,眼見他這妹夫獨香荊州,眼紅是必定的,無論是大動作還是小動作,只要曹操一撤兵,肯定是接踵而至。
劉封唯一不擔心的,反而是“受害者”劉備,沒辦法,誰讓他正在玫取的益州的半道上,就算想還奪荊州,只怕也有心無力。
三方之間,現在劉封最擔心的就是曹操。
原因很簡單,如果曹仁不插上這麼一道,那麼劉封的崛起,對曹操來說並無實質性的威脅,曹操理應樂得坐山觀虎鬥。
但是如今曹仁被擒,襄陽已破,曹操在荊州方面的佈局突然被打亂,南陽,乃至許洛方面受到了劉封兵鋒的威脅,在這種情況下,曹操豈能再置若罔聞。
大軍壓境,恐怕只是時間的問題。
劉封初得襄陽,此地與江陵不同,傾向曹操方面的世家大族甚多,儘管他有意請出蒯良,但要做到人心歸附還需要時間。那麼,倘若曹操大軍殺至,如果只單純依靠襄陽和樊城,依託漢水來作戰,勢必不利。
依託漢水作戰,自要仰仗水軍之利,但現下漢水為吳人所據,劉封就算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