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了整個大秦的權力?怎麼從來就沒聽人說過啊?
“姐,這事怎麼我以前從沒聽過啊?閹黨真要這麼強大的話,那還不立刻鬧得沸沸揚揚傳誦天下了?各地的說人也早就拿來講古了!”沈飛很是好奇的問道。
“十幾二十年前確實鬧得沸沸揚揚啊,爹就很清楚的。不過隨著閹黨賣好天下官員,把權力下放後,這些嚐到甜頭的官員們自動倡議虛君,認為君王就是什麼事都不要管,任由文臣組閣的內閣管理天下事,反而國政更加順暢,現在文正學堂裡面就有這樣的教導哦。不過說是這樣說,其實都沒有幾個文臣願意入閣,因為那內閣是內宦掌控的,當初閹黨在把權力下放後,真正掌控的也就是京畿那塊地方而已。”沈玉霞一邊策馬賓士一邊笑道。
“咦?姐,剛才妳不是說閹黨幾乎掌控整個大秦嗎?怎麼現在又說閹黨只掌控了京畿地區?”沈飛好奇的問道。
“小傢伙,沒聽到姐姐是說當初嗎?當初閹黨下放權力,確實只有京畿地區被閹黨掌控,可現在都過了二十多年了,憑藉閹黨掌握了朝政和皇帝,他們的勢力早就滲透到全國各地了。”沈玉霞拍了一下沈飛的腦袋說道。
“可是妳又說各地文武官員不給十三衙門面子,會暗地裡幹掉他們的啊。既然閹黨勢力已經滲透到全國各地,那些文武官員哪裡會這麼大膽啊?姐,妳不是安慰我所以才說不用在意十三衙門?”沈飛苦著臉說道。
“你這小傢伙只聽一半話,沒聽我說十三衙門光明正大展示身份,各地官府都會配合嗎?十三衙門的人沒有展露身份,被幹掉了誰能知道啊?畢竟閹黨雖然權勢沖天,可畢竟是閹黨,連權臣都算不上,下面的人哪裡會真正服氣啊!”沈玉霞沒好氣的說道。
“既然大家都不服氣。那為什麼沒有忠義之士跳出來勤王呢?那些勳貴和皇族不會反對嗎?說先生講古的時候,不是一旦出現jiān臣宦官禍亂朝廷的時候,就有忠義之士跳出來撥亂反正挽救國朝嗎?”沈飛依舊萬分好奇。/
沈玉霞說道:“一百多年前。八王作亂,把勳貴和皇族都給捲了進去,那時開國勳貴和皇族就死得差不多了,而文官勢力也在那時開始膨脹。以後的皇帝為了抗衡文官就重用宦官。宦官勢力也是那時發展起來的。百多年下來,都是文官和內宦在朝堂上爭奪權勢,卻又不相上下。”
說到這,沈玉霞不由嘆了一口氣:“只是先帝去世得忽然,太子也莫名暴斃。搞得還是嬰兒的太孫被宦官抱著坐上了龍椅。接著宦官借用這嬰兒皇帝的名義,趁機清洗了朝堂,至此開始了內宦獨霸朝堂的目的。可宦官們卻發現朝令出不了京城,各地群情洶湧,甚至有呼喊著誅滅閹宦的口號直接造反的事情。為了解決這問題,內廷的那些太監,不知道怎麼的居然打出了名為虛君,其實是放權給各地官員買好的行動。”
“姐。這太監放權。那些官員就預設宦官掌控朝政的事了?”沈飛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的,居然對這些朝堂秘辛聽得津津有味。
“呵呵,太監放的權實在是太大了。比如,以前各地官衙的主官,不管是縣令還是太守、州牧,任職前必須上京拜見皇帝。得到皇帝許可才可履任。可現在呢,一級放一級。州牧以及同等級官員的任命還是dìdū下達任命,不過推薦權卻已經落在各州。而太守及其同城官員的任命則由州府上官來任命。縣令及其同城官員則由郡府上官來任命。再加上只需要繳納田稅,其他亂七八糟的稅款則由地方自行徵收使用,而且這還包括把軍隊武官的任命權也下放,你想想這些好處一使出來,不論文武,只要是官,那個會不支援虛君啊!”沈玉霞笑道。
“那幫傻蛋,閹黨先給好處,等穩定局勢了,再來一點點的收攏人手,最後徹底收拾掉他們,這點事情,我都能看出來。也虧得那幫文武官員樂呵呵的接受閹黨許下的好處,也不怕哽死了!”沈飛不屑的說道。
“咦,小飛,你怎麼看出這點了?那閹黨確實是藉著這些好處暫時穩定了全國,然後藉著從各地收上來的田稅,死命收攬了不少軍隊。有軍隊在手,閹黨就開始慢慢朝各地滲透,到了現在,朝堂釋出的政令下面還真不敢陽奉yīn違呢。”沈玉霞有些意外的說道。
“這還不簡單啊,不是說現在閹黨掌控全國了嗎?既然最後閹黨勝利,那麼閹黨下放權力的事情就是騙人的。”沈飛有些得意的說。
“呵呵,這倒不是騙人,到了現在,這下放的權力閹黨也沒有收回去,因為閹黨也知道他們現在只是暫時佔據了優勢而已。要是失去這樣的好處來安撫下面的官員,恐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