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政務夠用就行了。”易名相聽了屋裡說話,把厲無芒引進了書房。
把書房的門一關,易名相一把握住厲無芒的手。“大哥,可是想死我了。”
“二弟在謳歌獨自辛勞,我與三弟也是十分想你。”
兩人在椅上坐下,有許多話要說。易名相簡要把厲無芒離開謳歌后的國事說了。
……
自厲無芒與易福安離開後,安國支撐了不到一年,就納入了獨國的版圖。由於輕徭薄賦,官吏清廉。周邊百姓心嚮往之,其餘四國一直內亂不斷。隨後理國歸附,兩年多的時間,獨國不費刀兵,將其餘四國收入囊中。各國的皇族與貴族都按獨國例優待,有作奸犯科者嚴懲不貸。
第四十二章父母
軍隊大力裁撤了,現在獨國的兵馬總共不過二十萬人。國家興修水利,開墾耕地。百姓豐衣足食,百業興旺。國人都念大同皇帝的仁德,供奉厲無芒長生牌位者越來越多。
“二十萬人馬不會太少?”厲無芒聽了易名相的話,對軍隊只有如此人數十分不解。
“大哥,蠻荒部族也都合為一體,我與部族定了永世和睦的契約。過去與部族相連的關隘都開放了。邊關不用守衛。原五國境內如今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百姓安居樂業,盜匪絕跡。二十萬兵馬只多不少。”
“蠻荒部族是何時完全聯合了?”
“一年前的事情。大哥是部族上王,有如獨國皇帝。我與慶豪、古柯等王爺地位相當。定契約是部族首先提出來的。”
“好,我謳歌百姓總算是過上遠離刀兵的太平日子了。”厲無芒十分高興。
“還有件事,我想告訴大哥。”易名相語氣有些猶豫。
“說。”
“獨國一統五國後,我與幾個王爺商議,想尋找大哥父母的下落。若是找到了,迎接進宮,替大哥贍養起來。於是派人到了北三州的宜州,多方查詢,尋到了大哥幼時住的村子。選了畫師,按照鄰居的描述,把令尊、令堂的畫像畫好,在獨國境內尋找,只是沒有找到兩位老人家。”
“二弟費心了,我在謳歌時,安國還是柳氏的天下。此次五國一統,本來打算著人尋找父母下落,二弟先已安排了,如此也了卻了我一番心願。”想起父母,厲無芒情緒低落。
“大哥可還記得當時失散的情境?”
“記得,我與父母在離高州六百里的地方,那裡有個小集鎮,夜裡在車馬店住宿來了強人,黑夜裡四處奔逃就走散了。天亮了見強人離去,我回到客店,沒有見到父母,在那個小鎮守候了十餘日,只好一路乞討,到高州來了。”
“可曾記得日子?”
“那日月圓,是乾泰二十一年五月十五。”乾泰是柳思誠父親柳周的年號。
“大哥,此事有些蹊蹺。乾泰二十一年六月,在北三州有人見了令尊與令堂,往蠻荒部族去。派出尋找線索的人在蠻荒部族四處詢問,在蘇麻哈大王的部族,有一戶靠近大莽山的人家,主人見過令尊與令堂,說是這對夫妻與幾個人進大莽山去了。”
“幾個人進了大莽山?”厲無芒難以置信。
“不知是不是畫像的問題。”易名相從書架上取了個木匣開啟,從中拿出兩張畫像遞給厲無芒。
“惟妙惟肖,畫師技藝精湛。”厲無芒接過畫像看了,對畫師刮目相看,一個凡人僅憑他人口述,居然能畫出惟妙惟肖的畫像,實在是難得。
“那就不會錯了,令尊與令堂在乾泰二十一年六月初九,進大莽山去了。”
厲無芒一時也糊塗了,任他是結丹期修仙者的心智,也想不出其中的原因。
打懂事的時候,厲無芒就在宜州一個小村居住。只是從來沒有走過親戚,也不知道自己有什麼親友。每次見小夥伴從親戚家回來,帶回些零食玩物,都十分羨慕。從大人們的言談中厲無芒知道,厲家不是本村人。是後來遷入的。厲家搬來時,厲無芒只有一歲。
高州的遠房叔叔只是鄰居的兄弟,厲無芒父親打算離開宜州時,鄰居把自己的弟弟姓名、住處告訴了厲家,說是去到高州能有個落腳的地方。
現在想起來,雖然當時安國與白國交兵,村子裡其他人並沒有搬走,不知為何自己的父母要離開宜州。
“有勞二弟了。既然確定進了大莽山,以後就不要再找了。”厲無芒嘆了口氣。
“是。”易名相也知道這事情無從下手。
“二弟,我現在要到楓山去,你讓原來六寨的王爺十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