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通往鵬程鎮的公路上,每隔一段就有一個交警在疏導交通,而鎮裡,市局和縣局的保衛小組早已到位。
王家岔子起義紀念碑現場佈置整齊,左側是臨時的停車場,而右側才是活動主會場。
由市政府新修的紀念碑主體用白色花崗岩石砌成,下部是底座,上部是三五個革命戰士揮舞手臂和槍支的雕塑造型,碑整體高11。7米。
碑的正面是市委書記鄧寧臨親自題寫的“王家岔子抗日武裝起義紀念碑”13個鎦金大字,碑文鐫刻在黑色大理石上,由西夷操刀主筆。碑文高度讚揚了王家岔子起義的重大歷史意義和英雄業績,以西夷的才情和筆力,碑文自然是極盡華美。
紀念碑上覆蓋著紅色的綢緞,而碑前則是一趟長約數十米的紅色地毯。這是昨天下午紀寧和夏翔提出來的建議。
夏翔和紀寧早已帶著市裡縣裡的領導到場,只在等待著西夷一行人趕來。
數十名工作人員和公安便衣侍立在周遭,隨時接受活動指揮部的現場指令。夏翔抬腕看了看錶,見已經是上午9點,距離揭幕儀式只有不到半個小時,就有些焦急地向外掃描,試圖找駱志遠,但他沒有發現駱志遠,就向薛仁禮招了招手。
薛仁禮一溜煙小跑過來:“夏書記!”
“嘉賓幾點趕過來?催一催沒有?”夏翔道。
薛仁禮滿臉堆笑:“夏書記,劉主席一行已經出發了,十分鐘之內趕到沒有問題。”
夏翔長出了一口氣,點了點頭,突然又道:“鵬程鎮的小駱同志呢?”
薛仁禮一怔,應道:“夏書記,駱鎮長在外圍招呼著,那邊也需要有人盯著。”
夏翔哦了一聲,轉過身去。
這個時候,駱志遠就在現場的最外端,指揮著趙寒等人引導進入的車輛,同時安排工作人員給來賓發放資料和西夷的革命題材小說《烽火的翅膀》。
9點10分,駱志遠得到訊息,西夷一行已經到了鎮政府東頭,正在換乘一輛商務車往活動現場趕。就在這個時候,一輛黑色的官車風馳電掣地從公路那頭行駛過來,趙寒剛要上前攔阻,卻被駱志遠一把給拽住了。
駱志遠一眼就認出來,這是市委書記鄧寧臨的車,看車牌號就明白了。
鄧寧臨的車直接駛入現場,夏翔和紀寧看見吃了一驚,竟然是鄧書記親至!
鄧寧臨的車停下,夏翔和紀寧帶著市縣一干官員迎了過去,鄧寧臨出人意料地來了一個突然襲擊。
安知儒首先下車,替鄧寧臨開啟了車門。
隨後,鄧寧臨才緩緩下了車。
夏翔和紀寧笑著走過來,“鄧書記,親自來了。”
鄧寧臨笑著跟夏翔和紀寧握著手,也沒有理會朱睢良和孟可等民興縣的官員,“老夏,老紀,咱們的貴客來了沒有?”
夏翔笑:“已經到了,馬上就到!”
鄧寧臨點點頭:“嗯,好。我正好有個事下來,路過民興縣,知道有這麼個活動,就臨時轉了個彎,過來看看!”
鄧寧臨不過是隨意的一句託辭,誰能相信他是半路繞了一個彎過來?肯定是專程過來出席活動,只不過提前沒有給下面打招呼而已。
不多時,西夷一行人乘坐的商務車到了。
高欣慶搶先下車,開啟了車門。西夷打頭,幾個文化名人依次下車。省裡的兩位領導,文聯的主席焦東一、省作協主席顧志蘭,也同車抵達。
鄧寧臨臉上滿是笑容,率十多位市縣領導迎了上去。
薛仁禮趕緊替西夷等人介紹:“劉主席,這位就是我們安北市的市委書記鄧寧臨同志,這位是市委副書記夏翔同志,這位是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紀寧同志……”
西夷沒料到鄧寧臨竟然親自露面了,有些意外。
鄧寧臨哈哈笑著握住西夷的手:“歡迎劉主席和諸位專家教授,也歡迎省裡的焦主席和顧主席,歡迎歡迎啊!”
“鄧書記太客氣了,你工作這麼忙,還抽出時間過來,真是不好意思。”西夷客氣了兩句。
鄧寧臨跟焦東一和顧志蘭是省裡的老熟人,自然不陌生,不過這種場合不適合多聊,只簡單一寒暄就過去了。
因為鄧寧臨突然到來,揭幕儀式的安排自然做了微調,將揭幕的領導和嘉賓換成了鄧寧臨與西夷,而代表市裡致辭的也從市委副書記夏翔換成了鄧寧臨本人。
鄧寧臨專門提出要致辭,這與他一貫低調的作風不符。夏翔和紀寧滿腹狐疑,卻都隱藏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