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學成後沒有回國,就留在了莫斯科,進入自由報工作,工餘還給在一家華人培訓學校兼職教俄語。
之所以留在俄國,是因為她嫁給了一個在莫斯科開企業的華商。不過,她的丈夫雖然是生意人,但企業規模與波羅涅夫的家族企業比起來,那就是螞蟻和大象的區別。
能結識後臺大老闆波羅涅夫的女兒,馮毅自感機會難得。這個很有野心的女孩熱情地與霍爾金娜套著近乎,拼命向霍爾金娜推銷著自己。她不請自坐,坐在了駱志遠的旁邊,繼續與霍爾金娜攀談。
霍爾金娜微笑著跟她寒暄著。
駱志遠雖然沒有聽懂兩人說了些什麼,但從馮毅諂媚的臉部表情,他也能猜出幾分。由此,他就莫名其妙地對這個陌生的女同胞產生了些許厭惡。
“霍爾金娜小姐,這位駱先生是您的男朋友嗎?”馮毅笑著試探道。
雖然在跟霍爾金娜說著話,但馮毅好奇和羨慕的目光一直在駱志遠身上打著轉轉。波羅涅夫家的財富不可估量,如果身邊這位男同胞能成為霍爾金娜的丈夫,簡直就可以一夜暴富、一步登天了。
霍爾金娜聞言一怔,旋即微笑了起來。她瞥了駱志遠一眼,眸光中光亮閃閃,不置可否,即沒有否認卻也沒有承認。
……
大年初一的鐘聲敲響(國內時間),眾人歡呼著相互拜年並告別,各自散去。
馮毅裹著厚厚的羽絨服,躲在一側,見波羅涅夫那輛很具有招牌特色的黑色防彈加長轎車緩緩開過來,霍爾金娜挽著駱志遠的胳膊,正要與林美娟和甘英霞上車,就高舉著照相機奔跑過來,笑著喊道:“駱先生,霍爾金娜小姐,我們合個影留個紀念吧。”
說著,馮毅就將照相機遞給了林美娟笑道:“大姐,麻煩你幫我們拍一張照片。”
說完,馮毅就湊了過去,站在了駱志遠和霍爾金娜的旁邊。
林美娟也沒有多想,就笑著舉起馮毅的照相機,為三人拍了一張合影。
與馮毅的偶遇本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花絮,就算是拍了一張合影,無論是駱志遠還是霍爾金娜,其實都沒有放在心上。但不料,在第三天的莫斯科自由報上,卻出現了這張合影,還配發了一則花邊新聞
新聞如果翻譯成漢語,大抵是這樣:某年某月某日,石油大亨波羅涅夫千金霍爾金娜與她的華人朋友一起過春節云云。這篇小新聞的作者正是馮毅,其實馮毅寫這個小東西本就是打了擦邊球,她雖然沒有明確指出圖片中霍爾金娜挽著的那個華人青年就是她的男朋友,但在報道中卻有些許的暗示。
這篇小新聞引起了其他報紙的關注,畢竟,在莫斯科,波羅涅夫父女可是萬眾矚目的公眾人物。
當天,駱志遠與阿耶夫達成了協議,完成了易貨貿易合同,15個車皮的貨物運抵莫斯科,而拉達汽車製造廠的150輛汽車隨時準備運回國內。駱志遠讓甘英霞和林美娟辦妥手續押車回國,自己留在莫斯科繼續為波羅涅夫治病。
林美娟主動提出,她和甘英霞提前回國,也是本著為公司節省費用的原則。駱志遠想想也就同意了,反正正事已經做完,而兩人這些天也遊覽了一些地方,算是沒白來一趟莫斯科。公私兼顧之後,提前回去也是出於工作打算。
至於他留下為波羅涅夫治病,也是無奈之舉。他已經答應了波羅涅夫,且治療正處在關鍵階段,不能半途而廢。同時,隨著與波羅涅夫一家的交往,他突然又有了一個嶄新的想法,但暫時來說還沒有考慮成熟,還要再斟酌一二。
第四天,也就是2月8日駱志遠為波羅涅夫完成第一個療程的診治的這一天,莫斯科另外一家報紙莫斯科聯合報“以訛傳訛”地套用了馮毅、駱志遠和霍爾金娜三人的合影照片,而新聞則篡改成了“霍爾金娜和她的異國新男友”、搞成了不靠譜的花邊新聞,一時間,莫斯科媒體廣泛轉載,一個名叫駱志遠的神秘華人青年幾乎是在一夜間成為莫斯科人津津樂道的新聞人物。
……
第一個療程的治療結束,療效明顯。波羅涅夫一家上下將駱志遠奉為上賓,堅持要駱志遠從賓館搬到波羅涅夫的莊園居住,打著方便治療的旗號。駱志遠婉言謝絕了。
敢愛敢恨、開朗奔放的霍爾金娜徹底將花心公子哥兒阿列夫從自己心裡驅逐出去,對駱志遠的態度變得曖昧起來。
她請求駱志遠同時幫自己治療,駱志遠提出她的病以預防為主,只要她戒菸戒酒少喝咖啡等刺激性的東西,堅決不要吃動物肝臟等高脂肪的食物,就不會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