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會面之後,他又和軍方几人見了一面,包括老古和符淵。
康孝手中掌握子部分吳曉陽的直接證據,他到京城可不是散心去了,更不是療養,而是告狀!
狠狠地告了吳曉陽一狀!
康孝既不是頭腦一熱,也不是正義感氾濫,更不是為了夏想的安危著想,而是為了自己。他不相信夏想對他的勸說是為他考慮,卻在葉天南到訪之後,在葉天南一個小時的規勸之下,幡然醒悟了。
在葉天南天誇大了吳曉陽的喪心病狂,又設身處地地為康孝分析了吳曉陽必定會因為吳公子之死而怪罪到康志頭上,再由康志而怨恨他,最終肯定會在和夏想的較量之中,也要為他挖一個大坑……康孝就動搖了。
而當葉天南再次強調,說是宋剛到藍海的真正目的,其實是為了除掉許冠華並且嫁禍給他,最終讓他身敗名裂,既不為夏想所容,在政治上也會走向末路,甚至有可能在關鍵時候被吳曉陽當成替死鬼……康孝終於怕了。
必須承認葉天南的口才很好,不但將康孝吹噓得暈頭轉向,也讓康孝對他言聽計從一一夏想一直想開導康孝卻沒有成,而在葉天南出馬之後不到一個小時,康孝就全面繳械投降,並且對葉天南百分之百信任,夏想聽了,卻也只能無奈一笑。
有時候,無賴也是真本事,夏想也不得不佩服。
當然,夏想也很無賴地佩服一下自己,將葉天南調任嶺南,確實是一步妙棋。
妙棋,還妙在葉天南不但說服了康孝,還讓康孝百分之百相信只要他到京城告上吳曉陽一狀,吳曉陽就必倒無疑,而他也會安然無恙。並且只要他站對了隊伍,關鍵時候,總理會為他說話。
康孝一到京城就受到了總理的接見,讓他對葉天南的本事更加深信不疑。
可以說,康孝在京城的一舉一動,全部在葉天南的遙控之下,而葉天南所出的每一個指令,都要事先徵求夏想的同意!
康孝還以為他不是夏想的傀儡,其實他哪裡知道,他是夏想的傀儡的傀儡,最重要的一根主線,還是掌握在夏想的手中。
康孝的京城之行,一切都在秘密之中進行,可以說,基本上達到了既定的預期效果。
為了保護康孝的京城之行不被察覺,也為了防止吳曉陽的人手隨意出入羊城,就正好借珠寶案被搶劫一事,全城戒備,大張旗鼓,也是為了敲山震虎,吸引吳曉陽的目光。除此之外,全城戒備的另一層用意,也是夏想借機在暗中佈局的掩護。
夏想策略奏效了。康孝一失蹤,事情就立刻朝著對他有利的方向展,吳曉陽不但立刻收縮了防線,還四處派人打聽康孝的下落,結果在葉天南周密的安排之下,吳曉陽一無所光
直到康孝從京城坐上返回羊城的飛機,吳曉陽才終於查明瞭康孝的行蹤,正要出動人馬阻止康孝的落地,卻現被他嘲笑為虛張聲勢的全城警冇察總動員,此時卻成了真刀實槍的保衛戰,鬧騰了三天,似乎就是為了在最後一刻迎接康孝的到來,讓康孝平安返回省委一樣!
此時吳曉陽前後一深思,才恍然大悟,又上當了,被夏想耍得團團轉,被康孝騙得好苦。
才回過味兒來,吳曉陽就接到了京城的電話,軍委決定,一週之後出臺對他的處理意見。
就是說,康孝的反撲成了……他精心設計的佈局,在康孝的京城之行將他出賣之後,幾乎全部付之東流,留給他的時間更少了,只有區區不到一週了。
還是看在他兒子死後需要處理後事而適當照顧了幾分,否則,說不定軍委就即刻命他進京了。
吳曉陽抓狂了,竟然讓夏想成地策反了康孝又佔據了上風,他原本還想留康孝到最後,現在看來,康孝不除,他難洩心頭之恨。
然而,吳曉陽並不完全清楚的是,夏想的全城戒嚴的用意,並不僅僅是為了保護康孝返回那麼簡單……
康孝當著陳皓天、米紀火和夏想的面,並未細說他去京城的所有前因後果,只說他察覺他身處危險之中,為了安全起見,就悄然離開療養院去了京城,由此引的嚴重後果,由他一生承擔,並向陳書記、米省長以及省委承認錯誤,願意接受省委的任何處分。
至於京城之行做了一些什麼事情,康孝只說出他很榮幸受到了總理的接見,然後處理了一些個人私事,就急急回來了。
“人回來了就好,平安就好。”陳皓天也沒過多地指責康孝什麼,只要康孝安然無恙地出現在省委,就等於了結了一樁讓人提心吊膽的大事,他一下就輕鬆了許多,“那麼,你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