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想還真沒有什麼意見,雖然他對認乾親的事情一向不感興趣,不過既然雙方一個是曹殊黧,一個是齊阿姨,他只能不發表意見,表示預設。
還得客氣幾句:“不用齊阿姨費心了,殊黧她沒有什麼愛好,性子比較淡……”
“我送她一隻手鐲好了,就當個念想,總歸是我當幹**一番心意。”
既然齊阿姨堅持,夏想也不好替曹殊黧回絕,心想以曹殊黧的性格,肯定會回贈禮物,管她們之間是什麼禮物上的來往,總之只要心意到了就行。
夏想更關心的是今天總書記的意外出現,會不會有什麼正事要談。
湖中亭的好處是景好,安靜,兩家人坐在一起,倒也是難得的輕鬆時刻。總書記逗了夏東半天,才意猶未盡地放他下地,然後起身向外走:“夏想,透透氣去。”
夏想來到之後,還沒有和曹殊黧說上一句話,總書記有事要說,就急忙起身,跟在了總書記的身後。
亭閣雖然建在湖中,卻也不小,就如一座同心圓一樣,裡間可以休憩,外間可以遠眺。總書記臨水而望,用手一指遠方的飛鳥:“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夏想,你對你的下一步,有沒有什麼想法?”
該來的,終究要來,夏想知道,他必須要正面面對總書記或支援或反對的態度了。
第1738章 強烈的暗示
第1738章強烈的暗示(求票!)
應該說,作為一名省委副書記,能讓總書記親自開口談及他的去向問題,他應該大感榮幸才對。
平心而論,夏想也確實深感榮幸。
但榮幸並不代表他不會不如實說出他的想法,因為,他第一次迫切地想要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不管總書記是什麼想法,他都要說服總書記,讓總書記只認定一點——他留在齊省,對大局絕對有利。
如果秦侃知道夏想的念頭如此強烈,知道夏想一心留在齊省,就是為了將他一舉打敗,他不知會作何感想?也許會抱以一笑,也許會泰然處之,甚至會輕蔑地搖搖頭,對夏想的所作所為表示無法理解並且不以為然。
但不管秦侃的反應如何,他都改變不了一個事實——他已經在夏想的心目之中,被完全判處了死刑
“齊省天地廣闊,我才飛了半圈,希望繼續在齊省工作一段時間,再多感受一下齊省的海闊天空。”夏想恭敬又不失堅定地回答。
總書記回身看了夏想一眼,眼中顯出詫異之意,不過很短暫,一閃而過,然後又說:“皓天可是很想讓你到嶺南,還徵求了我的意見。我的意見就是,要充分尊重夏想同志的選擇。不過我還是要提一個小小的建議,夏想,你去嶺南,也是一個不小的機遇,真的不再考慮一下?”
從總書記的立場出發,他支援陳皓天也在夏想的意料之中,不過夏想沒有想到的是總書記的語氣和藹,態度親切,完全是以商量的口氣。
聯想到陳皓天一系列的動作——從親自出面打來電話,再到直接追到吳家,再到借古秋實的名義和他吃飯,等等,從政治角度分析,似乎太迫不及待了一些,但從政治手法上分析,也不失為一種讓人感覺到急切和榮幸的政治手腕。
但夏想還是更喜歡總書記在政治上的圓潤和溫和,以家常式的會面和商量式的口吻提出問題,既不命令,也不強迫,更不直接說一不二,就如無意中談起一樣,就讓人更願意接受總書記的安排。
換了以前,夏想說不定會答應總書記的語氣委婉的建議,但現在,他還是不改初衷,不為所動。
“總書記,我在齊省的工作才剛剛開啟局面,不想在齊省有頭無尾,希望善始善終。”夏想答道。
“這個想法也很不錯。”總書記見夏想的態度是前所未有的堅定,就用一句話揭過了此事,“皓天同志的意見,中央也要綜合考慮。你的意見,也會當成重要的參考。不過……”
說到轉折之處,總書記忽然就欣慰地一笑,“我估計皓天還會找機會和你談談,他做事情,很有恆心,也有毅力。”
陳皓天的為人,在外界眼中似乎很低調溫和,比如在山城期間,沒有打黑除惡,到了嶺南,也是以謙遜示人,甚至向媒體宣稱不再提嶺南模式,但他真實的一面卻是,在嶺南期間,不動聲色地拿下了數名廳級以上高官,反腐工作也走在了國內各省的前列。
只不過沒有更多地見諸報端罷了,實際上根據多方瞭解,並且在初步接觸之下,夏想相信,公眾眼中的陳皓天和真實的陳皓天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