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81部分

有一個同樣的隱含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明年的最關鍵一局,就是不想讓他因為齊省的最後一局而和平民一系鬧到不可收場的地步。

畢竟還要和光同塵。

“吃飯,準備吃飯。”老爺子擺了擺手,“反正主意你拿,好處壞處你肯定都想清楚了,還有問題沒有?沒有的話,就去解決溫飽問題。”

“吳部長明年是國家副主席還是中紀委書記?或是……”夏想心中一直想問的一個問題,終於藉此機會問出了口。

按照以往中組部部長晉升為常委的先例,再根據吳才洋在地方上的從政經歷和資歷,他入常的話,排名不會太高,書記處常務書記、國家副主席、黨校校長應該是最合適的職務,但也有可能是中紀委書記。

夏想的問題一出口,老爺子和吳才洋相視一笑,一齊哈哈大笑。

老爺子搖頭說道:“不說,現在不能說,說也說不好。”

吳才洋也是難得地興趣上來,問道:“你希望我擔任什麼職務?”

夏想也笑了,微微一想:“當然是第一種好了。”第一種會兼任中央黨校校長,和吳才洋現在的中組部部長的職務有銜接之處,也有利於吳才洋在中組部幾年來培植的勢力繼續進入中央黨校進修。

吳才洋卻笑而不答,反而又丟擲了另一個難題:“那你說說看,下任的中組部部長是誰?”

夏想微一思忖,說道:“上幾任中組部部長派系的色彩太濃,下任恐怕會淡化派系色彩的中間力量上任,因為下任中組部長任重道遠,要肩付起挑選接替人和培養後備力量的重任。”

“行,不錯。”老爺子哈哈一笑,“你現在的眼光越來越長遠,越來越有層次感了。我就想,說什麼我也要等你入局之後再閉眼,就要親眼看看今後幾年的道路,你走得是不是更穩當,更有魄力。”

吃飯的時候,沒有外人在場,吳才江也出面作陪了,還是相當於一次吳家家宴。

老爺子意猶未盡,難得和夏想縱論國家大事,更是罕見地話多,又主動挑起了話題:“照我說,下一屆常委是九人制還是七人制,現在還不好說。九人制……制衡太多了,不利於建設和諧社會。說話的聲音一多,就亂了,一亂,就吵鬧了。一吵鬧,就容易亂套。”

九人制是當年平衡的產物,也是當年特殊政治時期的特殊產物,未必就一定不利於社會的進步發展,但肯定會比七人制更多了牽制。真要恢復七人制的話,恐怕陳皓天的入常大計終將落空。陳皓天想不禮讓也得禮讓了,畢竟他還年輕

關鍵時候,年輕人就要讓一讓老人,雖然可能無奈,但出於平衡的考慮和政治之上微妙的局勢,七人的政治局常委的寶座,陳皓天肯定難以搶到一席。

換言之,夏想如果如陳皓天所願前去嶺南,到時等陳皓天入常失利,卻又調回京城之後,他將一人深陷嶺南,不但前功盡棄,而且有可能不得寸功。

經過和吳老爺子以及吳才洋的一番談話,夏想完全下定了不去嶺南的決心,退一萬步講,就算真要離開齊省,到國務院擔任一段時間副秘書長,也好過去嶺南的一場豪賭。

只是下午發生的一件事情,再次讓夏想陷入了兩難的境界。

第1737章 兩重意外

第1737章兩重意外(求推薦票!)

吃過午飯,老爺子去午休,夏想也想休息片刻,吳才江卻說想和他談談。

其實初入吳家之時,夏想最先入了吳才江的眼,吳才江可以說是他進入吳家的領路人,但在吳才江為了吳才洋的仕途,自省長位置之下退居京城二線之後,夏想和吳才江之間的交流就日漸減少。

甚至到了難得坐在一起說話的地步。

倒不是吳才江和夏想漸行漸遠,而是各自忙碌,很少有可以坐在一起商談的事情,再加上聚少離多,漸漸地就疏遠了一些。

再因為吳才洋對夏想的接納,以及夏想真正融入了吳家,再因為夏想的位置越來越高,而吳才江幾乎完全退出了官場,所以他和夏想之間就更缺少了共同話題。

但說實話,吳才江對夏想的關注的目光,從未有片刻的稍離,他對夏想的關切,不比吳才洋和吳老爺子差上半分

只不過他很少再提及罷了。

今天突然就有了和夏想交流的想法,就趁午後的寧靜時光,和夏想一敘。

從內心深處來講,夏想對吳才江感情也很深,不僅僅因為吳才洋在他初入仕途之時,在他和吳家關係緊張之時,都對他有過無比的關愛和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