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99部分

果非要實話實說的話,跨國超市在燕市的遭遇——燕市的情況未必就具有普遍意義,但也不是特例,至少可以說明一部分問題——是咎由自取,是自食其果。

怎麼說呢?如果單從經濟的角度分析,國內對所有零售商店徵收稅收,並出動城管大軍圍剿零散攤點,城市在塗脂抹粉的美容的背後,似乎是乾淨整潔了——好吧,一些靠擺攤的屁民如何生存暫時不在討論的範圍之由此為大型超市的生存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條件。

然後,各大跨國超市就紛紛登陸各中小城市,蠶食最終端的零售市場。因為大型超市有經濟師,可以擁有合理的避稅方法,再加上掌握了終端零售市場的話語權,因此可以將廠家的價格壓低,所以,跨國超市入駐之後,在初期都會打出價格優勢。

有一句話怎麼說來著——好景不長——對,等眾多中小商店紛紛倒閉,被自己國家的稅收加上大型超市的擠壓剝奪了生存之後,大型超市就完全掌握了零售市場。誰掌握了零售市場,誰就擁有了定價權,也就是說,對源頭,壓廠家的價格,對終端,提高銷售價格。

作為跨國集團,佔領了市場之後,就露出了猙獰的一面,除了大口吞食上游廠家的利潤之外,還毫不客氣地從最終消費者手中搶奪利潤,用一個形象的比喻就是,在國家政策的鼓勵和允許下,騎著廠家的脖子打消費者的臉。

再換句話說,外國人在市場經濟之中,翻雲覆雨,將上游的廠家和下游的消費者玩弄於股掌之間。

當然,說句更難聽的話,許多地方政府也被玩得團團轉——不過沒有一個地方政府會承認,就和明星已經結婚十幾年仍然不肯承認結婚是一樣的道理。

還好,家樂福在燕市的策略一開始還算成功,只不過後來被南家超市的麻雀戰術打得大敗,又在經歷幾次虛假促銷被揭穿報道之後,聲譽一落千丈,走上了下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