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人人都對當年力抗高成松並且經歷過大起大落的宋朝度致以崇高的敬意。
付先鋒也好,包括梅昇平和邱仁禮,都是家族勢力的第二代,換言之,都是太子黨出身,而宋朝度是正統的平民出身,他有今日的成就,全是自己努力奮鬥的結果,他就是在座每個人一生為之追求的楷模。
宋朝度也一改冷麵宋的標準面孔,一臉春風:“大家好!夏想說得對,我不是嘉賓,我是地地道道的燕省人,我的家在燕市,我的根在燕市,我今天來,就是因為想念你們,所以一定要來看望你們,和你們一起坐一坐。”
夏想感慨萬千地說道:“很多年了,有一句話我一直想送給宋書記,今天機會正合適……”
“普普通通的燕省人、踏踏實實的燕省人、不畏艱難的燕省人、俠肝義膽的燕省人——正是宋書記的真實寫照!”(未完待續)
第2203章 高潮連連
夏想的話,情真意切,宋朝度聽了,雙手抱拳,真誠地說道:“不敢當,夏省長過獎了。我願與各位共勉!”
普普通通的燕省人、踏踏實實的燕省人、不畏艱難的燕省人、俠肝義膽的燕省人……不少人心中默唸幾遍,都在想,其實這句話何嘗不是夏省長自己的真實寫照?夏省長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個人,踏踏實實地走到今天,從來不畏艱難,對朋友一向俠肝義膽,他的人格魅力征服過在座的每一個人!
夏想沒有想到了他隨口贈送給宋朝度的一句話,從此成為燕省的座右銘,也成為燕省省委的口號之一。而且在若干年後,還引申為全國性的口號,變成了——普普通通的中國人、踏踏實實的中國人、不畏艱難的中國人、俠肝義膽的中國人!
夏想的口號,激發了國人的自尊心和驕傲,遠比一些大而空的理論更貼近民心,更符合現實,一直在神州大地上回響了無數年。
介紹完宋朝度之後,夏想又鄭重其事地推出了李丁山。
“李省長是我在官場上的引路人,也是在座不少人的老朋友。如果在四種燕省人中選擇一種來形容李省長的話,他就是令人敬仰的俠肝義膽的燕省人!”夏想對李丁山的深厚感情自不用說,而李丁山的為人也不必他向在座各位解釋,雖然書生意氣重了一些,但在對待朋友之上。李丁山確實擔當得起俠膽義膽四個字。
同樣,在為民請命為國分憂之上,李丁山也是鐵肩擔道義。
眾人也對李丁山抱以熱烈的掌聲。也確實,有不少人明裡暗裡都受惠過李丁山的幫助,但李丁山從來不會掛在嘴邊,官場之上施恩不圖回報的正直官員。現在幾乎絕跡了,正是因此,李丁山的耀眼的人格,讓許多人發自內心對他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李丁山雙手合掌致意:“我充其量只是一個踏踏實實的燕省人。俠肝義膽愧不敢當。很多時候,我也會在一些原則問題上因為面臨巨大的壓力而退步,沒有為了公正堅持到底,但至少有一點我可以毫不臉紅地告訴你們,我為官幾十年,沒有包養一個情人,沒有貪汙國家一分錢!如果有一天我死去之後。在我的墓碑上能夠刻上八個大字來概括我的一生,我的一生也就沒有白活。”
“兩袖清風、愛民如子!”
李丁山對自己一生評定的八個字,何嘗不是與在座各位共勉?他的話一說完,夏想帶頭起立。眼中淚花閃動,用力鼓掌。夏想知道,李丁山的一生,絕對擔當得起這八個字的評價!
李丁山或許不是一個成功的圓滑的官僚,也或許不會是一個和光同塵、遊刃有餘的政客,他能力有限,剛正有餘而變通不足,但這些都不防礙他成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偉大的人一個脫離了低階趣味的人。
李丁山的官場之路。正是無數有節操有理想的官員在大染缸的官場堅持原則、並且踽踽獨行的代表。他不甘同流合汙,堅守內心的信念。有一腔為國為民的熱誠,願意為國家的壯大和人民的富裕付出一切。他是中國部分尚未泯滅良知的知識分子從政的真實寫照。
毫不誇張地說,李丁山一直就是夏想在官場之中搏擊風浪並且堅守底線的指路明燈,也是夏想心中永不泯滅的信念。正是李丁山的存在,正是李丁山的孤獨的行走,他在風雨漫天的官場之路上,才始終沒有迷失前進的方向,一直在堅定地向著心目中的理想國度前進。
李丁山別看直到現在才是副省級官員,但他的人性光芒已經超越了無數人,讓他成為在國內官場上一直擁有獨立人格的極少數官員之一。
李丁山的到來,將大會帶向了新一輪**。